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8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句子。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①,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行路难(其一)》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③,拔剑四顾心茫然”,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醉翁亭记》中太守自号醉翁,“④,在乎山水间也”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虽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美好的月光之下“⑤,⑥”,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酒与白居易共勉,“⑦,⑧”,其豪爽豁达,振奋世人。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①(yùn)藏着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凝结着的(),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像“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阐明的(),都可以成为今天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宝贵财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教育引导他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从中②(jí)取思想智慧、增进文化自信。近年来,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赢得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③。通过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青少年传承与认同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才能加深中国道路深厚文化底蕴的理解。

(1)根据拼音,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根据加点字,写出③处拼音。(3分)

①②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爱国情怀诚信原则奋斗精神

B.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诚信原则

C.奋斗精神爱国情怀诚信原则

D.奋斗精神诚信原则爱国情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以下选项中修改正确的是(3分)

A.通过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青少年认同与传承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

B.通过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青少年传承与认同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

C.通过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青少年传承与认同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

D.通过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青少年认同与传承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

3.(6分)名著阅读。

“义”有五个维度:忠、孝、侠、仁、情。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从“义”的任意一个维度出发,谈谈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义”。

A.宋江B.武松C.鲁智深

二、阅读(67分)

4.(7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甲诗】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乙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②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756年,安史之乱中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fū)州,后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赶赴灵武途中被叛军抓住,送到沦陷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妻写下这首诗。②形容妻子云鬓上涂抹的膏沐,使笼罩着她的雾似乎也带上香气。

(1)请分析《月夜》颈联“湿”“寒”二字的妙处。(3分)

(2)请分析甲诗首联和乙诗尾联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草堂乃唐杜甫子美避地蜀中时,裴冕①为作于浣花溪者,子美诗所谓“万里桥西一草堂”是也。当时之草堂,废已久矣;而后世作堂以像之者,则累累不废焉。至蜀献王②崇尚子美之忠贤,一新其堂。每岁时、良辰、胜日,蜀之衣冠士庶,与夫戴白之叟、垂髫之童,皆知草堂之名,而出游其地,人物车马杂遝,道路至填溢,草堂不能容。由是草堂遂为蜀中之胜迹朝之缙绅③大夫有事于蜀者亦必至其地焉。

予惟④子美草堂,不过江村一陋室耳。年愈久而名愈新,是岂徒以子美诗之工,而凌跨古今、冠绝百世哉?夷考⑤子美平日所作诸诗,虽当兵戈骚扰流离之际,道路颠顿冻饿之余,其忠君一念,炯然不忘;故其发而为诗也,多伤时悼乱之词,忧国忧民之意。且以全蜀之盛,高甍巨桷,歌台舞榭,历代之豪族富家,蔽云日而出风雨者,不知其几万亿,今皆消灭殆尽,独子美区区一草堂,而为后世之所景慕。

(节选自薛煊《游草堂记》,有删改)

【注】①裴冕:杜甫的朋友。②蜀献王:朱椿,明太祖第十一子,时任蜀王。③缙绅;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宫的人。④惟:思。⑤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