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他去世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重视人才,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整顿吏治,政治清明 D.戒奢从简,以身作则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征以敢于直谏著称,他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多次,表明唐太宗重视人才,虚心纳谏,A项正确;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属于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但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整顿吏治,政治清明与材料中直言进谏不符,排除C项;戒奢从简,以身作则强调唐太宗对个人的要求,而材料强调直言进谏,排除D项。故选A项。

2.宋朝时,出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 B.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 D.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宋朝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文人的地位较高,所以出现了材料中所说的状元登第的荣耀超过武将立下赫赫战功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的现象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有关,边防压力巨大和岁币沉重,军队扩编和军费上升,机构重叠和官员冗滥反映的是宋朝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

3.在周代伦理中,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入宗子之家”,大宗死亡,族人须为之服“齐衰三月”。这说明了西周()

A.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 B.建立了较为森严的社会等级

C.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D.依据血缘关系建立政治秩序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材料表明在周代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这说明西周建立了较为森严的社会等级,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C项错在完善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血缘关系,材料强调西周建立了较为森严的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4.春秋战国时期,“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逐渐失去明确界限,反映了()

A.华夏认同发展 B.郡县制度的产生

C.君主权力的加强 D.宗法伦理的重塑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界限的模糊,这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认同感增强,即华夏认同的发展,故选A项;郡县制度在春秋战国后逐渐兴起,但它并不是“邦”“国”概念模糊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君主权力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君主对地方控制的增强,与“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的模糊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崩溃,排除D项。

5.《全宋文》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该描述说明辽朝职官()

A.南北服饰交流频繁 B.因俗而治

C.实行民族分化 D.契丹生活方式改变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时期中国。材料中契丹官着胡服,汉官着汉服,体现了辽朝对不同民族的管理因俗而治,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南北服饰交流,材料强调的是辽朝国家治理体现“因俗而治”特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现象而不是民族分化现象,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契丹生活方式改变,材料反映的是辽朝社会治理呈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6.《尚书》中的“君子”大多表示为“君长”“官长”之意,而在《左传》中“君子”则更多地表示一种道德内涵。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礼乐制崩溃 B.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治理

C.标志着官僚制的萌芽 D.源于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君子”的含义从《尚书》中的“官长”到《左传》中表示道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