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
汉泽西;张娟
【摘要】目前,测量是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工程项目以至日常
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的质
量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测量不确定度作为衡量测量结果质量
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测量不确定度的发
展、定义、来源、分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
骤、评定方法、评定报告等内容.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
【年(卷),期】2011(000)006
【总页数】6页(P34-38,42)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汉泽西;张娟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
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0
0引言
测量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探索自然的重要手段,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结
果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如何获取到高可
靠性的测量结果,十分有必要。而测量不确定度作为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一个重要
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
定义、来源、分类、评定等方面进行阐述[1]。
1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也称为“不确定度关系”,在
量子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978年国际计量局发出不确定度征求意见书,征求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意见。
1980年国际计量局提出了实验不确定度建议书INC—1(1980)。
1981年国际计量委员会提出了建议书(CI—1981),并同意INC—1。
1986年组成国际不确定度工作组,负责制定用于在计量、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不
确定度指南。
1993年中国计量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测定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tothe
ExpressionofUncertaintyinMeasurement,简称GUM)。
1999年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与表示》,该规范原则上等同于采用了GUM的基本内容[2]。
2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用于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一个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
参数,用U表示。测量不确定度意味着测量结果的可信任程度或者不肯定程度,
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
或是给定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它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一些分量由测量的一系
列结果的统计分布来评定,并由实验标准差表征;另一些分量由基于经验或其他信
息所设定的概率分布来评定,也以标准差表征。测量结果是对被测量值的最佳估计,
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都对其分散性有贡献[3]。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量不确定度给出了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某个量值范围内的
不能肯定的程度。测量不确定度越小,则表明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越高,其质量也
就越高。
3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诸如测量对象、测量环境、测量设备等测量要素均会在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产生
不同程度的影响。凡是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均是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探寻。
(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定义的被测量。
(4)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认识不足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6)仪器自身计量性能上存在的局限性。
(7)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不准确。
(8)引用常数或其他参量不准确。
(9)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或假定性。
(10)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随机变化。
(11)对系统误差的修正不完善。
(12)不明显的粗大误差未被剔除。
(13)测量条件的改变或者测量时间过长[2][4]。
以上各不测量确定度来源也可以归结为被测量、计量基准或标准件、测量设备、测
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等几大类。总之,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甚广,我
们在进行测量工作时无法做到消除,只能尽量减少其来源。
4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图1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测量不确定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pdf
- 中国行业标准 YY/T 1939-2024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pdf
- 各类游资炒股心法及感悟,套利模式.pdf
- 【客户管理】龙湖客户细分及工作模式分享精华篇-102p.pptx
- 学校智慧平台管理制度范文.docx VIP
- ASME中国制造-ISO12944-5-2018 中文译稿 第5部分 防护涂料体系.pdf
- 《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
- 关于《佛山市市级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结算.doc
- 二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强化练习(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