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

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考点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即宋太祖)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2)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2.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3.影响

(1)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知识点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宋辽关系

①辽的兴起: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宋辽战争: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宋辽和议

A.辽军大举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B.通过这项协议,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2)宋与西夏的关系

①战争:北宋在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②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北宋采取募兵政策,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

②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后果: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知识点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军队作战能力低,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等问题突出。

(2)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3)宋仁宗在位时,大臣范仲淹曾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改革失败。

(4)宋神宗锐意改革,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

知识点4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1)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2)北宋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宋金关系

(1)宋金战争: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

(2)宋金和议:1141年,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3)宋金并立:议和以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考法宋初的统治局面和政治特点

1.统治局面

宋朝建立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先后消灭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其他势力也纷纷归附,割据局面逐渐结束。

2.政治特点

(1)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有利于巩固统一,但文官不熟悉军务,易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方面,主行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事任分立、相互维系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事权的明确与集中。在地方上,为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坐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直接向皇帝报告。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这些措施利于控制地方,防止内部纷乱,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和国家安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容易导致地方行政机构效率低下,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冗官、冗兵和冗费现象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高考真题

[全国乙2022·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

【解析】选择A:通判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负有监察地方事务任务的官员,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