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国主办银行制比较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德国主办银行制比较研究

黄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均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促成

两国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银企关系中的主办银行制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尽管日、

德在主办银行制上有差异,但就主体而言,它是指一种机制安排,即银行与借款企业形成某

种产权关系,银行除了是债权人外,还是借款企业的股东或股东代理人,并参与企业经营管

理过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银企关系有待确立,研究日本和德

国的主办银行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日本的主办银行制模式

(一)日本主办银行制的形成和特点

日本银行业与工商企业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按其经历的顺序,日本的银企关系可划分

为“器官银行制”(organbanksystem)和现代主办银行制两个阶段,其间有着不少经验

教训值得我们重视。

1.器官银行制阶段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银行,是建立在特殊形态的天皇制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日本政

府废除武士阶级的家禄后,发行了约2亿日元的秩禄和金禄公债,日本武士族可以用这些

公债开办工商企业和银行。直至二战前的长期历史中,日本形成了在封建特权家庭基础上演

变而成的旧式财阀。这种旧财阀形式上多由某家制造商将供应商和分销商组成经济联合体,

因而也被称之为“纵向联系财阀”(verticalkeiretsu)。旧式财阀的规模大小各异,但往

往都拥有一家或几家银行。这些银行被核心工商企业牢牢控制,成为在社会上广泛吸收资金,

对工商企业大量提供贷款(lendingtoinsider)的器官性银行。器官性银行与现代主办银

行似乎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有几点关键的差异:第一,在产权关系上,银行是由某个核心工

商企业或财阀家庭所控制;第二,银行无法对工商企业实施控制;第三,银行在社会上广泛

吸收资金,但主要对财阀或上层控股企业提供贷款;第四,当上层控股企业陷入财务困难时,

器官银行除了继续追加贷款外,无其他选择。

本世纪20年代,日本银行业持续处于各种危机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争

出口大增而带来的日本经济繁荣嘎然而止,企业和小银行纷纷倒闭。在经济恢复中,日本又

经历了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经济损失巨大,银行业陷入了又一次危机。在这两

次危机中,日本政府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银行体制内部的问题,只是在合并银行和扩大银行规

模上调整。1927年以大藏大臣宣布东京渡边银行倒闭为标志,日本银行业进入了大危机阶

段。这次银行危机除了小银行外,不少中型甚至大银行也相继倒闭,因此,已不能用规模经

济理论来简单解释这次银行危机。对于是否因日本银行业卷入证券业太深而导致危机,当时

的调查表明,日本银行业几乎一开始就很少从事股票的承销,只是进行证券投资和买卖,而

且在这一期间,倒闭银行的证券持有比例要大大低于非倒闭银行。经过日本学术界和政府的

研究,发现1927年日本银行业大危机的主因是银行作为工商企业“器官”性质的制度。这

段历史深刻地指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安排非常重要,一旦银行成为财阀或企业集团内部

的融资器官,利用社会融资大量从事内部贷款,就将使银行业十分脆弱,且充满风险。

2.现代主办银行制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其政治、经济、社会、劳动及教育开始发生较

大变革,金融制度也不例外。1947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逐步

改为扶植和利用。为了实现日本经济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美国对日本金融全面改造,旧财阀

集团被强制解散和分散,封建家庭统治被破坏,大银行脱离并取代了旧财阀总公司成为日本

垄断资本集团的核心。改组后形成的六大财团是日本金融资本的主要代表,它们控制的主要

产业占日本全国产业的一半以上,居于枢纽和领导地位。由于旧财阀被解散,工商企业脱离

原财阀母体的控制,自身又十分脆弱,自然又以新的方式与银行发生联系。

战后日本的银行业之所以能成为垄断资本的核心,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资本对借贷资本

的高度依赖。战前日本企业自有资金率一般在50%—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急速下降,

60年代至70年代,该项比率降至40%。

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典型的长期“超借”现象。企业对银行的严重依

赖一方面强化了银行的核心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高依赖度的信贷关系,又造成了一种风险极

高的经济联系。如何控制借款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减轻信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