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设计.doc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设计

陕西日升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

1前言

1.1治理区概况

治理区不稳定斜坡位于XXX镇,旬河东侧坡体上,坐标N32°5347.10,E109°1645.44。坡面受采矿弃渣堆积影响,地形起伏较大,目前经过削坡处理,坡体由下到上呈缓—陡—缓,高程位于210-610m之间。该斜坡宽约253m,高约430m,坡向284°,坡度整体约33°(图1-1)。斜坡坡脚处为旬河一级阶地,一旦失稳,容易形成堰塞湖,威胁上游水电站以及对岸居民的安全。

治理区

治理区

图1-1治理区遥感影像图

1.2勘查结论

(1)勘查区地貌类型为中低山,沟谷内侧。

(2)区内无褶皱、断层等构造,未见有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3)勘查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泥盆系大枫沟组灰岩以及泥盆系大枫沟组板岩。

(4)通过室内试验值,结合经验值和反分析值,最终确定了坡体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天然状态下土体γ=19.6kN/m3,c=10.1kPa,φ=29.0°;在暴雨饱和状态下γ=19.9kN/m3,c=8.2kPa,φ=17.6°。

(5)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在天然状态下,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饱和条件下,处于前稳定状态,局部易产生失稳滑塌。

2设计依据及思路

2.1工程治理设计依据及执行的设计规范

2.1.1设计依据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稳定斜坡地质勘查报告》

(长安大学,2018年4月)。

2.1.2执行的设计规范

(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5);

(7)《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2)《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13)《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参考资料:

(1)《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2)《公路支挡构造物》

(3)《工程地质手册》等。

2.2设计思路

2.2.1总体思路

根据勘查结论,结合本边坡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工程所在场地的范围、空间限制、岩土体条件、边坡上部荷载等条件综合考虑,其治理的总体思路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支护和排水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

分别采用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治理工程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2.2.1具体思路

根据不稳定斜坡的特征、形成因素、稳定性评价结果和治理区场地施工条件,结合已有的治理经验,该治理工程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1)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排水:由于坡较高而且坡度陡,设置的挡墙必须陡立,相应地,扶壁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倾倒能力,而为了保证扶壁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倾倒能力,必须嵌入地下一定深度,而且扶壁上必须设置锚索,但该处没有向地下开挖的施工条件,经计算,该方案投资较大。

(2)抗滑桩+排水+挡土板+绿化:即在坡脚设置抗滑桩,桩间设置挡土板和泄水孔,桩高约4m,上部采用绿化。该方案投资大,工期长,在坡脚处开挖基坑施工安全隐患大。

(3)重力式挡墙+锚杆式挡墙+截排水:根据施工条件分别设置重力式挡墙和锚杆式挡墙,坡体的每级平台设置截水沟,坡顶及两侧设置排水沟。既能节省场地空间,又能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要求。

上述方案都可以达到治理效果,但从工程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进行比较,方案(3)最为合理,因此,本治理工程选择方案(3)。

3治理工程设计

3.1治理工程设计原则和治理目标

3.1.1治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兼顾不稳定斜坡工程治理后的安全性和地质环境恢复,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2治理原则

(1)以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与区内规划、环境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并在安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美观。

(2)坚持技术上可行性与经济上合理性的统一,针对不同坡体的问题特

文档评论(0)

wd123456x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