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创作设计灵感 论文.docx

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创作设计灵感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创作设计灵感

摘要:画图是安徽省教科院编写现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基础模块单元,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立足于现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从四个维度选择、调整、重组教材内容,做一些创造性的改进,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设计灵感。同时也是对当下言必称编程、课必开人工智能的一种自我反思。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重组教材,画图

引言:画图单元看似独立,但无论是基本技能还是审美情趣都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省教科院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画图单元模块,经几次改编,好玩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作为一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一线工作15年的老师,亲历几次变革,对基础模块较为熟悉,加上多年的课堂实践与反思,在此尝试对一些画图模块的内容选择、调整与创设,供一线教师们参考。

一、入戏:有趣、有效,激发想象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可以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对比”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用“游戏”、“动画”、“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不少老师确忽略了导入是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服务的,过多,多长,过于兴奋激烈的导入不仅没有为课堂服务,反而画蛇添足,做了买椟还珠之事。笔者人认为导入能做到针对内容、自然过渡,贴近生活、有趣味,学生“入戏”即可,若能在此基础上从课的难点上出发,有意帮助突破重难点,则不失为优秀。

【案例】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二册第7课《蘑菇圆圆把家住》

笔者有幸听过《蘑菇园园把家住》的同课异构。本课需要使用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直线工具,重点就是椭圆工具的使用。A老师用动画创设了一个情景:夜晚下了一场雨,小白兔的房子被大雨冲毁了。小朋友们能帮助它绘制一所房子吗?随后让学生在给出的不同房子中选出“蘑菇房”,分析房屋组成之后进入正式的学习当中。B老师上课过程如下: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圆形,随后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月亮、太阳、盘子、苹果、气球、饼干……”然后,老师再出示一个半圆再问:这个又是什么?

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挂在天空是月亮、放在盘中是橘瓣,罩上屋子是房顶……”并进一步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画圆和半圆,体会橡皮擦和选定工具的特点。最后给出任务用椭圆工具和并借助矩形等工具绘制一所房子,放在美丽的乡村田园中。后期的作品出现了月亮、太阳、气球、雨滴、雨伞……的配景,房子也各有风格,城堡式的、蘑菇式、南瓜房等等。

A老师创设情景,动画导入,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又能顺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兴趣浓厚,还是很不错的。B老师则在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圆”是什么?半圆又像什么?同时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了支架,所指向的不是“技”,而是创造力,可以想象学生在后期的制作中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这样的导入有趣、有效。再看顺序的设计上,B老师也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呈现的先分析图片,再一步步去完成三个任务,而是先教同学把半圆画好,把基本技能做的扎实,然后在初期调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配合之下去完成本课的主要任务。B老师用了有趣、有效、激发想象力的导入,让学生很快“入戏”。

二、加戏: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提到重组教材内容,不少老师认为就是更换课本里的素材,抱着“课本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的态度,对于个人来说,不建议这样的做法,若是每节课都造一个新“角色”,下课之后“领了饭盒”便不再见面,势必破坏教学的连贯性,更不必说作品的迭代升级了。

课本的编写是有梯度的,不少单元模块是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安排,在制作家庭电子相册这样的课型上,可以大胆的取舍和更换,这无可厚非,但在如PPT、表格此类的项目式学习单元,决不能随意更改,除非本身有与编者不行上下的专业能力,且能完整的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单元。画图单元的学习时间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学生对周围的大自然感受深刻,小树、小花、小草、小鸡、农家田园形象设计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此时的语文课本刚学过不少春日优美的诗词散文,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每课的作品看似独立却还在一个整体之中。但画图设计是最富想象力,又是最惧千篇一律的课型,老师们就要花点心思。笔者认为怎样画是个“技术”问题,其他则都归于“艺术”问题,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

【案例1】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二册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

笔者在执教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一课时,先把选定工具使用方法交给学生,再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复制粘贴命令,学生根据导入时实物画片所体验的构图顺序,自主完成毛毛虫的基本绘制,此时正处教材的创作留白之处,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的毛毛虫是男孩还是女孩?它有朋友吗?它喜欢躺在树叶上睡觉还是在什么地方嬉戏打闹?好饿的毛毛虫又喜欢吃什么?”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一下子被打开了,作品丰富多彩。有的毛毛虫带着漂亮的蝴蝶结,全身五颜六色;有的学生画了几只毛毛在花丛之中打闹;有的只是趴在一片绿绿的叶子上安静睡觉;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