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课件.pptx

正常分娩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那些许医生告诉你的事;妊?满28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早产:28-36周末

足月产:37~41周末

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子宫的变化;机械性理论

子宫容积、张力↑→宫腔压力↑→肌壁感受器受刺激→ 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

(hypothalamus) →垂体(hypophyse)释放缩宫素→ 子宫收缩;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P.G.)

促进宫颈成熟

诱发宫缩

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胎儿

ACTH→皮质激素→17β-E2;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主要的产力

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作用:软化宫颈,颈管变短、消失扩张宫口

胎先露下降

胎儿及胎盘娩出

特点:;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标志(开始计算产程):

特点:不随意、有规律、阵发性

弱→强→维持→ 强→弱→间隙(宫内压 6~12mmHg)

临产开始:持续时间 30s

间 隔 5~6 min

宫缩强度 25~30mmHg

宫口开全:持续时间 60s

间 隔 1~2 min

宫缩强度 40~60mmHg

宫缩时子宫肌壁血管及胎盘受压,子宫血流减少,胎儿缺氧,间隙时子宫血流恢复原状;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标志(开始计算产程):;起自两侧宫角(起搏点)

向宫底中线集中

左右对称

从上往下均匀扩展至整个子宫

极性

宫底最强向下逐渐减弱

宫底部收缩力是子宫下段的2倍;宫体部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

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缩短,间隙期肌纤维松弛,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作用:减少宫腔体积

使胎先露下降

促进宫颈管缩短并消失;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不宜过早使用)

宫口开全→前羊水囊或胎先露压迫盆底及直肠→排便感→屏气→腹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运用: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有助于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进行内旋转、仰伸及娩出

第三产程有助于胎盘娩出;胎儿娩出的通道

骨产道

软产道;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骨盆腔上口

横椭圆形;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tureconjugate)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11cm;最小、最狭窄,纵椭圆形

前:耻骨联合下缘两侧:坐骨棘

后:骶骨下端

两条径线;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11.5cm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10cm;骨盆腔下口

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后三角

四条径线;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11.5cm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9cm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6cm

出口后矢状径:骶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8.5cm;如果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15cm,一般胎儿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分娩。;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向下向后-向下-向下向前

骨盆倾斜度

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

子宫下段形成

宫颈的变化

骨盆底、阴道、会阴的变化;28;30;31;生理缩复环

(physiologic retraction ring):

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在两者间形成一环状隆起。

(此环不会上升);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临产→一指尖→开全(10cm)

子宫收缩、前羊水囊和胎先露的压迫刺激;宫颈管消失:

初产妇: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宫颈管短缩消失同时宫口扩张

宫口扩张:

临产前,初产妇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产妇能容一指,宫口开全时达10c;骨盆、阴道及会阴的变化;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

胎位

有无畸形;胎头颅骨

顶骨、额骨、颞骨各2块,枕骨1块

矢状缝:两顶骨间

冠状缝:顶骨与额骨间人字缝:枕骨与顶骨间颞缝:颞骨与顶骨间额缝:两额骨间;胎头颅骨

囟门:两颅缝交界空隙较大处大囟门:位于胎头前方、菱形小囟门:位于胎头后方、三角形

颅缝、囟门可使胎头变形,头颅体积缩小有利于胎头娩出;双顶径: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足月时平均

9.3cm。(B超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

枕额径:胎头以此径衔接,足月时平均11.3cm

枕下前囟径: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足月时平均9.5cm。;胎位;脑积水

连体儿;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

胎儿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以枕额径衔接

矢状缝→骨盆入口右斜径

经产妇分娩开始后衔接,初产妇临产前1~2周衔接

如果胎头衔接,则不存在头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