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上)文本解读.pdfVIP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上)文本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上)文本解读

作者:刘恋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0年第12期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

老师们一接触到童话这类文体,便想方设法在“丰富的想象”上做文章,实在是受了这种惯

性思维的影响。我以为,“适合于儿童欣赏”这一点似乎更贴近童话这一体裁的特性。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童话的主人公是一粒豌豆,借助这粒豌豆的经历,安徒生试

图将一种向上的、充满力量的温暖传递给儿童,即再小的生命个体,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能量,

并因此为这个世界添加一份温暖。这种真、善、美的弘扬,不是通过理性的说教,而是借助

“适合于儿童欣赏”的语言、情节来完成的。

这篇童话在行文结构上是有自己特点的,作者铺设了两条对比线推动情节发展。一条为显

性对比线,即五粒豌豆之间的对比;一条为隐性对比线,即这粒豌豆自身的对比。这两条对比

线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五粒豌豆之間的对比。

豆荚里的五粒豆成熟了,被男孩摘下后,它们开始了对各自未来的憧憬:

①“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②“我,”第二粒豌豆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

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③“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接下来的两粒豌豆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

滚。”……但这两粒豌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

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一粒豌豆说。

这是五粒豌豆之间的第一次对比,通过语言描写,在最后一粒豌豆与其他四粒豌豆之间拉

开了距离。前四粒豌豆的目标分别是“广阔的世界”“太阳里”“最远(的地方)”,其实这三个目

标是同质的,都宏大、高远。最后一粒豌豆的目标是什么?它似乎没有目标——“该怎么样就

怎么样吧!”这句话与前四粒豌豆目标的宏大、高远形成了一个对比。

这次对比是童话的引子,故事的交代。学生通过五粒豌豆各自说的话,形成一个感性认

知,即有一粒豌豆的目标与其他四粒豌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对比,学生自发筛

选出“特别”的那一粒豌豆。这种发现,是学生在五粒豌豆语言的对比中自主形成的,并非作者

生硬地“给出概念”。

如果作者省去五粒豌豆之间的这一次对话,直接从“这一粒”豌豆开始讲故事,那便是一种

直接告知。虽然这样行文,故事的完整性仍然可以保证,然而在“适合于儿童欣赏”这一童话特

性上,却是要存疑的。欣赏是一个延续性的状态,有一个过程,作者安徒生有意创作五粒豌豆

之间的对话,就是在为学生的欣赏过程提供土壤。通过这样一种对比,让学生心领神会地从普

遍中筛选出特殊的。

第二次对比是这一粒豌豆自身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叶君健先生在翻译时,对词句的选择是十分讲究的。他选择了“粒”这

个单位,而非“颗”。“一颗豌豆”与“一粒豌豆”是有区别的:“颗”只表明了豌豆的形状为球形,

而“粒”字不仅有形状,还有一种体积的微小感。选择“粒”,既能写出豌豆自身体积的微小,与

学生对豌豆的生活经验相契合;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某种“认知张力”,即豌豆体积的微小

与能量的巨大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这一反差,足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在豌豆体积的“微小”与能量的“巨大”对比中,作者是通过两个层次来完成的。第一层次,

这粒豌豆外观的变化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这粒豌豆最后的生存环境是“一块旧板子”“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旧”“长满青苔”暗示这

个地方是被遗忘的角落。这样的生存环境是极为恶劣的。作者还嫌这种暗示不够,用“囚犯”一

词来进一步强化这种恶劣感。而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这粒豌豆的命运却让人始料未及——

①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

②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

③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这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观察到的这粒豌豆的状态。它非但没有妥协于恶劣的生存环

境,反而生根发芽,最终开出了花。这不是一种能量巨大的体现吗?

当然,这种能量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要从更深层次体现这粒豌豆的巨大能量,就需要转

换叙事角度,创设一个新的故事情节。于是,童话故事在推进中出现了新的人物形象——

文档评论(0)

183****2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