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针灸疗效综述.pdfVIP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针灸疗效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针灸疗效综述

摘要:从肥胖病的病因、病理特点、变证、

治疗等方面论述了历代医著对肥胖病的论述以及现代医家对肥胖病

的认识和针灸疗效综述。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针灸疗效综述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过程非常复杂。近50年

来,现代医学对肥胖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防治的实践中,逐

渐地认识到,“脂肪分布”类型与其并发病和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最

早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Vague[1,2]提出了以腹部脂肪为主的

肥胖病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可能增加。30年来,对脂肪分

布与患病率和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这个预测[3~5]。

(一)历代医家对肥胖病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肥胖病早有记载。早在内经时代,对肥胖病就有了认识。

《灵枢?逆顺肥瘦》提出:常人有“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

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而肥胖人有“广肩腋项,

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湿以迟”的特点。就

是说常人皮肉不能过度填充体表,身形匀称;肥胖人的普遍形态为肩

背宽广,颈项厚大,皮厚肉薄,肌肤颜色赤黑,运行迟缓的特点。肥

胖三分法,首见于《灵枢?卫气失常》。“人有脂,有膏,有肉。黄

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肉坚,皮满者,脂。肉不坚,皮缓者,膏。

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

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即把肥胖病者分为“脂人”、“膏人”、

“肉人”等3种类型,它是中医肥胖病学的最早分型,至今对临床

仍有指导意义。[6]生理可见:“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肉者,多气而充形,充形而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由此可知肥胖人特征是以体脂本身的特点为基础进行划分,体脂在全

身的分布决定了肥胖的形态分类,通过肥胖气血多少的分类,奠定了

肥胖的病理分类基础。而气血多少的分类,又是后人肥胖诸多分类以

及肥胖病不同证型的开始[7]。

(二)现代医家对肥胖病的认识

现代医家也同样认为,肥胖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肝、

肺等脏腑功能失常有着重要关系。

如赵银龙[8]认为肥胖是因为长期态食肥甘、醇酒厚味,湿、食壅阻中

焦,脾胃运化失常,大量的肥甘滋腻之品郁积日久酿成内热,胃热消

谷善饥,进食越多,脾胃郁阻越甚,食积越阻又可加重内热,形成恶

性循环的结果。肥胖病的发生受先天禀赋的影响较大,饮食因素往往

促使肥胖的发生或加重肥胖,并且二者相互作用。

陈红等[9]认为脾的功能失常,或过食油腻厚味

,酒肉肥甘,损伤脾胃,或气虚沉困怠惰,

缺乏体力活动,使痰湿停滞滋蔓,是产生肥胖的主要因素。

孙庆涪等[10]将肥胖以脾虚、肾虚、肝气郁滞为本,痰热、湿、血瘀、

膏脂为标。临床辨证虽有虚实之别,但每多虚实相兼,本虚标实。

刘志诚教授等[11-13]认为,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导致

水湿、痰浊、膏脂等壅盛于体内而发生肥胖。本病病位在脾和肾,还

兼及心、肝、肺。本病多以脾、肾之虚为本,水湿、痰瘀为标,胃热、

气滞贯穿其间,三焦气化失常而随意运行,虚实、寒热、阴阳兼杂,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情不断加重。

李晶[14]综合现代医家的认识,认为脾虚痰湿是肥胖发生的实质,胃

热湿阻是肥胖病不愈的症结,瘀血内生是肥胖病合并症的关键,经气

不运是肥胖病危证的所在,脾肾两虚是肥胖病发展的趋势。

总之,如果脾失健运,水湿停滞,酿成痰湿,变为膏脂,蓄于肌肤,

日积月累,则成肥胖;肾虚则命门火衰,不能为脾阳蒸化水谷,运化

失职,水液代谢失常致痰湿、膏脂淤结于肢体肌肤,发为肥胖;若肺

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导致水湿停滞,聚而为痰。七情所伤,常致

肝气郁结,失于调畅,影响脾的健运、气机之升降转输,而导致肥胖。

此外沉困怠惰,气虚阳微,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失常,津

液停滞为痰,湿痰滋蔓周身而致肥胖。外因方面,饮食偏食膏梁厚味

之品或饮食过度,超过脾胃运化功能,使水谷不能化生精微物质,痰

湿内停,逐渐导致肥胖。久卧、久坐、气虚、气郁,使运化无力,输

布失调,膏脂内聚,使人肥胖。发病过程中,痰、瘀夹杂是发生消渴、

中风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治则方面,黄山峰等[15]在撰写内脏型肥胖与脾胃关系时认为,胃强

脾弱是肥胖的主要病机,抑胃运脾是治疗内脏型肥胖的关键。

陈红等[9]根据肥胖病人多有浮肿肢沉、神疲乏力、胸闷气短、痰多喘

促等症状,从痰湿气虚进行归纳,将肥胖分为痰湿、痰热、痰湿

文档评论(0)

133****8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