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课程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貌学》课程笔记

第一章地貌学基础知识

一、地貌学的概念与内涵

1.地貌学的定义

地貌学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专注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形成机制、分布规律、演变过程以及与这些地貌现象相关的环境效应。

2.地貌学的内涵

-地貌形态学:研究地表形态的分类、描述和特征。

-地貌动力学:探讨地貌形成的动力过程和作用机制。

-地貌发生学:分析地貌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过程。

-地貌生态学:研究地貌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1.地貌形态的分类

-基本地貌: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河流地貌等。

-微观地貌:如土壤形态、小尺度地形等。

2.地貌形成机制

-内动力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外动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3.地貌分布规律

-地带性分布:如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等。

-非地带性分布:如山地地貌、盆地地貌等。

4.地貌演化

-地貌发展阶段:如幼年期、成熟期、老年期等。

-地貌演化序列:如河流阶地、海岸侵蚀平台等。

5.地貌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如城市化、农业开发、水库建设等。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如地质灾害、水资源分布等。

三、地貌学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与观测

-地貌填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地貌图。

-地貌剖面测量:分析地貌形态的剖面特征。

-地貌过程观测:记录地貌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2.实验室分析

-岩石和土壤样品分析: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

-水文分析: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气象数据分析:了解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3.数理统计与模型模拟

-地貌参数的统计分析:如坡度、坡向、高程等。

-地貌演化模型:模拟地貌形成和演变过程。

4.遥感与GIS技术

-遥感影像解译:识别和分析地貌类型。

-GIS空间分析:处理和分析地貌数据。

四、地貌学的意义与应用

1.理论意义

-丰富地球科学理论体系。

-促进地理学和地质学的发展。

2.实践意义

-指导国土规划和资源开发。

-防治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

-支持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

3.文化意义

-地貌景观的旅游价值。

-地貌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4.教育意义

-培养地理和地质专业人才。

-提高公众对地球环境的认识。

第二章构造地貌

一、构造地貌概述

构造地貌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力量所塑造的地表形态。这些构造力量主要包括地壳的抬升与下沉、断裂与褶皱、岩浆活动等。构造地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动态变化。

二、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

1.褶皱山脉地貌

-形成机制:褶皱山脉主要由地壳板块的挤压作用形成,岩石层在强大的挤压力下发生弯曲和折叠。

-特点:山脉通常具有明显的走向,坡度陡峭,地形复杂,常伴有断层和岩浆侵入活动。

-实例分析:阿尔卑斯山脉是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则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产物。

2.断层山脉地貌

-形成机制:断层山脉是由地壳岩石在断裂带发生位移而形成,一侧上升形成山脉,另一侧相对下降形成断层谷地。

-特点:山脉边缘往往形成陡峭的断层崖,地形突变,峡谷深切。

-实例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是一个著名的右旋走滑断层,其两侧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征。

3.火山地貌

-形成机制:火山地貌是由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出并在地表堆积而形成。

-特点:包括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火山岛等,火山活动常伴随着地震和喷发。

-实例分析:夏威夷群岛是由热点火山活动形成的,而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则是一座活火山。

4.平原与盆地地貌

-形成机制:平原和盆地可以由地壳的抬升或下沉、河流冲积或海水沉积作用形成。

-特点: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实例分析: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而刚果盆地则是非洲最大的内陆盆地。

三、大陆漂移说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可以吻合,推测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2.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古生物化石: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相同的恐龙化石和植物化石。

-岩石和地层:大陆两岸的岩石类型和地层结构相似。

-褶皱山脉和断层:大陆边缘的褶皱山脉和断层表明了大陆的拼接和分离。

3.大陆漂移说的意义

-解释了大陆分布的成因,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发了对地球历史和构造演化的新思考。

四、海底扩展说

1.海底扩展

文档评论(0)

爱吃蛋炒饭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希望每天可以赚到一碗蛋炒饭的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