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氢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docx

中国储氢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储氢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内容概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碳排放两大挑战,必须调整当前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向着低碳、清洁、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氢能纳入到我国整个能源体系中,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高碳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其应用不仅是备受关注的燃料电池汽车,还应包括氢能发电、工业应用及其建筑应用等。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储氢材料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发展,国内储氢材料产能日益扩张,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据统计,2023年,我国储氢材料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0.63亿元,同比增长10.96%,较2018年复合增长了3.9%。

关键词:储氢材料产业链;储氢材料市场规模;储氢材料需求量;储氢材料发展趋势;稀土储氢材料

一、行业概况

储氢是指把氢气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储存起来。储氢材料是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与氢气发生发应,并且能可逆吸放氢气的一种材料。早在1867年,英国科学家ThomasGraham就使用金属钯储存氢气,当时一体积的钯金属储存了643.3体积的氢。美国海文国家实验室与荷兰的飞利普公司又在20世纪的60年代发现了LaNi5、Mg2Ni、TiFe等金属间化合物,随后被用于储氢。

与传统机械式储氢相比,利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方法储氢优势明显,有巨大的前景,目前寻找出理想的储氢材料并用于实际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现今的储氢材料种类非常多,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吸附材料和化学储氢材料。物理吸附材料又可以分为MOFs材料和碳材料,化学储氢材料又可以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

储氢材料分类

储氢材料产业链上游包括稀土、有色金属、石墨等产业,为储氢材料行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工艺技术、相关设备等。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供给规模、材料价格、工艺水平等方面对储氢材料行业存在重大影响。产业链中游是储氢材料生产环节,包括各种储氢材料的研发、制造和生产。这一环节需要企业具备高度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以确保储氢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产业链下游则是储氢材料的应用市场,包括氢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力储能等领域。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对储氢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中游生产商需要与下游客户保持紧密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储氢材料产业链图谱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许多国家纷纷加快部署和实施氢能源战略,但氢能的使用至今未能商业化,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存储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氢能的利用和研究成为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寻找性能优越、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环保的储氢材料则成为氢能研究的关键。

目前,氢可以以高压气态液态、金属氢化物、有机氢化物和物理化学吸附等形式储存。高压气态液态储氢发展的历史较早,是比较传统而成熟的方法,无需任何材料做载体,只需耐压或绝热的容器就行,但是储氢效率很低,加压到15MPa时质量储氢密度不超过3%。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成本也很高。

金属氢化物储氢开始于1967年,Reilly等报道Mg2Cu能大量储存氢气,接着1970年菲利浦公司报道LaNi5在室温下能可逆吸储与释放氢气,到1984年Willims制出镍氢化物电池,掀起稀土基储氢材料的开发热潮。金属氢化物储氢的原理是氢原子进入金属价键结构形成氢化物。有稀土镧镍、钛铁合金、镁系合金、钒、铌、锆等多元素系合金。具体有NaH-Al-Ti、Li3N-LiNH2、MgB2-LiH、MgH2-Cr2O3及Ni(Cu,Rh)-Cr-FeOx等物质,质量储氢密度为2%-5%。金属氢化物储氢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和高安全性等优点。在较低的压力(1×106Pa)下具有较高的储氢能力,可达到100kg/m3以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萍团队发现Mg(NH2)/2LiH储氢体系可在110℃条件下实现约5%(质量分数)氢的可逆充放。但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最大的缺点是金属密度很大,导致氢的质量百分含量很低,一般只有2%-5%,而且释放氢时需要吸热,储氢成本偏高。

目前,大量的储氢研究是基于物理化学吸附的储氢方法。物理吸附是基于吸附剂的表面力场作用,根源于气体分子和固体表面原子电荷分布的共振波动,维系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吸附储氢的材料有碳质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和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s)材料、微孔/介孔沸石分子筛等矿物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发展历程

二、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氢能被正式列入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叠加各地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行业开始进入加速期。在此情形下,我国对储氢材料行业发展的关注度也呈持续提升态势,各地相关政策相继发展,均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研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品牌理念,用专业视角洞见行业趋势,提高用户行业认知,助力企业商业决策。主要服务包含产业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商业计划书等。

认证主体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167509783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