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课文必背核心知识点梳理.pdf

六(上)课文必背核心知识点梳理.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上语文课文必背核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触摸自然。单元导语:背起行囊出发吧,去倾听山川湖海

的心跳!

第1课:《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

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等。课文写了老舍访问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

感,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

客联欢图。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第2课:《丁香结》的作者是宗璞,课文通过描写城里、城外、斗室外三

处丁香花的颜色、形状、气味,引发的人生思考: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

事,我们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这样的人生才

多姿多彩。

第3课:(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中“愁”字是诗眼,“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路途中的孤

寂和思乡之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苏轼,与他弟弟苏辙、父

亲苏洵并称“三苏”。诗中描绘了四幅图画,分别是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

图、风吹云散图、水天相接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西江月”是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表达惊喜之情,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作

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

第4课:《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被称为“黎巴嫩文坛骄子”,课

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花”的口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

等,赞美了花向往光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表达了作者追求光

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革命岁月。单元导语: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

心里。

第5课:《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全诗生动概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

为我们展示了翻越五岭山——跨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五幅“征难图”,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

领全诗,赞美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颔联五岭逶迤腾细

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

一切困难的无畏精神;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了长征途中的

两次重大战役,再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和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越岷山后的喜悦心情。毛泽

东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

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

歼敌——跳下悬崖的过程,表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

神。

第7课:《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

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写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四

个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欢喜、自豪、激动的感情。文

中“红流”指高举灯笼火把的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

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新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第8课:《灯光》的作者是王愿坚,课文用倒叙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

起,叙述了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部队指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舍己为人的

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按照事情发

展顺序,写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为了战斗胜利,忍受烈

火煎熬,壮烈牺牲的故事。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有目的地阅读。单元导语: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

门儿。——杨绛

第10课:《竹节人》记叙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老

师没收竹节人、看老师玩竹节人的经历,表现了童年游戏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和对童年的怀念,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竹节人被没收后,“我”和同桌

心情的变化过程:怨恨、沮丧——失望——心满意足。

文档评论(0)

155****4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