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壹;(一)从群雄割据到局部统一;蜀;(二)西晋短暂的统一与灭亡;;五胡内迁;贰;永嘉之乱后,西晋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材料:继琅琊王氏之后,其他几个士族如颍川庾氏、谯(qiáo)国桓氏、陈郡谢氏相继把持东晋朝政。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重难点突破:江南地区的开发;自然环境优越:江南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叁;十六国:①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②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呈,学习汉族典章制度;民族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依然存在

③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前秦政权崩溃。;?重难点突破:北魏孝文帝改革;(2)改革内容;措施;?知识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土地制度:屯田制和均田制;(3)作用:

①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的稳定;

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不能根本解决);

③吸引更多流民定居农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使他们转向定居的农耕生活方式

⑤推动了北方民族大交融;材料二:(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进步性:

①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②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实质】;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为隋唐的统一强盛奠定基础。;(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延续。

④各民族间的征战:当时各民族的征战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

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经济;(3)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官方推动和民间自发交融);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