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二:读史论,鉴得失》名师单元教学设计(4课时) (1).docx

《学习任务二:读史论,鉴得失》名师单元教学设计(4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学习任务二:读史论,鉴得失》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这一学习任务让学生探讨评论人物和事件的论说艺术,结合史传和史论的不同特点做出总结,并能够站在当下立场,对作品中的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背景,拓展阅读,体会司马迁寄寓在屈原身上的观点和情感,鉴赏其评论方法。

2.鉴赏《苏武传》“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的论述特点。

3.通过对司马迁、屈原、苏武三人面对生死的不同选择的认识,初步明晰正确的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历史背景,拓展阅读,体会司马迁寄寓在屈原身上的观点和情感,鉴赏其评论方法。

2.鉴赏《苏武传》“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的论述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选择了怀石投汨罗的屈原,司马迁“悲其志”,“又爽然自失”,而班固则好像没有发表对苏武的评论,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屈原列传》《苏武传》的评论艺术。

设计意图

《报任安书》是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学习中适当引入,既有机达成了课标背诵任务,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其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学习活动一:阅读《报任安书》,体会司马迁情感

(1)阅读《报任安书》节选文字,结合《屈原列传》第3段、第12段,寻找两个文本中表达一致的内容和观点,体会作者对屈原的情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反馈:学生不难找出其中与《屈原列传》直接对应的文字(上面第2段画线句),但对第3段内容理解有困难,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过程中突然遭遇李陵事件而承受的屈辱和内心的怨愤,这与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劳苦倦极”“疾痛惨怛”的心理感受相似。

(2)有人评论《屈原列传》:“通篇多用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李景星)还有人认为,司马迁对屈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为其作传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你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示例:

班固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大段的评论文字,但却做到了“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例如,通过卫律的嚣张无耻和李陵的卑微求全,对比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和坚贞不屈。同时,苏武的“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等语言,也无不表现出作者对其赞颂之情。

(2)如果班固也借鉴“太史公曰”这种议论形式,他会如何写出对苏武的看法和评价呢?请尝试从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学生习作示例:

班固曰:“余尝梦回北海,见苏武杖节牧羊,莫不感一片丹心。思其怒斥卫律,诚感李陵,尤自苦于亡人处,偶惑人生如朝露,自苦谁为?及思十九载,须发尽白归,又自惭与武有差,自憾未曾相识。守节事君,无所恨,壮哉苏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品析作者独特的评价方式的同时,又通过微写作,直观表达对班固如何评价苏武的认识。尝试运用文言文写作,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活动三:写作练笔,表达看法

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著成《史记》。《苏武传》中多次出现了苏武“自杀”“自刺”“效死于前”的情节,而他被发配北海后,却坚持牧羊十九载,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