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一:阅史传,品人物》名师单元教学设计(4课时) (1).docx

《学习任务一:阅史传,品人物》名师单元教学设计(4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学习任务一:阅史传,品人物》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这一学习任务向学生明确大任务的要求和学习流程,引导学生通读四篇文章,重点完成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积累和分类整理,以及借助思维导图和表格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掌握描写人物和记叙事件的方法,以助于完成大任务。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浏览第9、10课两篇课文,粗略了解文章内容。

2.对照课文注释,标注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3.在语境中利用上下文对陌生词语进行释疑,提高情境运用能力,借助工具书,解答疑难。

教学重难点

在语境中利用上下文对陌生词语进行释疑,提高情境运用能力,借助工具书,解答疑难。

教学过程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就像一条长河,带走无数曾经多姿多彩的英雄,只留给后人波澜壮阔的传说。但历史更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在其中观照自己,找到未来的路。本单元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现场”,去结识历史中的那些人物,并且发表我们跨越时空的“纵横谈”。

设计意图

提前告知学生单元大任务,是“评价先于设计”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旨在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前对整体任务有一个初步感知和了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关地加强积累、主动参与和积极运用。

学习活动一:明确单元任务

本单元我们要完成“历史人物纵横谈”发言稿。写好这篇发言稿,需要把握某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理解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发表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并能够从他身上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或经验教训。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要注意对人物生平的梳理和补充了解,学习叙写、评论人物和事件的方法,从而完成“历史人物纵横谈”发言稿的写作。

学习活动二:通读课文,解决字音难题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屈原列传》和《苏武传》。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发音不同的字;读好句读,特别是长句的句读,力求流畅自然、节奏准确。

设计意图

本单元全部为文言文,文章的断句和文意的理解都要建立在诵读基础上。特别是对于《过秦论》这样的“赋体风格”的论述文,更应当出声诵读,做到书声琅琅。

提示:

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比如《屈原列传》中的“属”字,表示不同意思时,读音是不同的。“屈平属草稿未定”中“属”为“撰写”之意,故此读作“zhǔ”:“亡国破家相随属”中“属”为“连接”之意,故此读作“zhǔ”。《苏武传》中,“数通使相窥观”中“数”意为“多次、屡次”,故此读作“shuò”;“天雨雪”中“雨”为“下”之意,故此读作“yù”。

②文中生僻字较多,应多留意。如《屈原列传》中“惨怛、嚼然、汶汶、温蠖”等,《苏武传》中“煴火、旃毛、牧羝、檠弓弩”等。阅读时标注拼音,反复诵读以加深印象。

③还要注意课文注释中解释为“×,同×”的字的读音,加强积累。例如《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从”同“纵”,读作“zòng”;《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读作“jǔ”。

设计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只在学生需要时给予点拨指导。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是学习文本内容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吸收。

学习活动三:熟悉课文,大体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通读第9、10课,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1)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落实词语和句子的翻译,疏通字词句

过程中多查阅工具书,如遇障碍,做好标注。

(2)集中提问,落实字词句。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这两篇文章读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师不必逐句讲解,可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做好疏通文意的工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记下共同存在的问题。可安排集中提问,由学生互相解决或者教师统一解答。

预设:学生会集中提问的重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

①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受。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意旨。

屈平既绌。——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

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奉”,收藏。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决:同“决”,辞别、告别。

②词类活用。

注意各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充当的不同成分。例如:

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时,活用作名词,如“邪曲之害公也”,“邪曲”指品行不正的小人。

形容词作谓语时,活用作动词,如“单于壮其节”,“壮”是意动用法,以…为壮。

名词作谓语时,活用作动词,如“杖汉节牧羊”,“杖”,执、拄。

名词也可直接作状语,如“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