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提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提示

有(受)限空间事故频发,分析主要原因是对有(受)限空间辨识不到位、

风险因素不清晰、未规范作业和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等导致。充分了解有(受)

限空间,学会风险辨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作业,发生事故后科学施救能

有效防范作业事故的发生。

一、辨识

有(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

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

空间。

1、地下有(受)限空间:如污水井(池)、暗沟、地坑、废井、地窖、沼

气池、化粪池等。

2、地上有(受)空间:如腌制池、纸浆池、酒糟池、发酵池等。

3、密闭设备:如贮罐、槽罐、反应塔(釜)、管道等

二、风险

1、中毒事故

有(受)限空间场所多数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

气)和氰化氢等气体,以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为主的中毒窒息性气体尤

为突出。

2、缺氧窒息

氧含量的合格值19.5%~23.5%。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

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爆燃事故

有(受)限空间中积聚的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物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若混合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有(受)限空间内聚集的

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其浓度一旦达到爆炸极限,遇

火源就会引起火灾、爆炸。

4、其他安全风险

有(受)限空间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烫伤、坍塌、掩埋和高温高湿等风险。

三、作业

1、作业审批。有(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票管理,审批负责人应对方案、

人员、设备等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作业。

2、气体检测和通风。有(受)限空间作业应当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

作业”的原则:首先对有(受)限空间进行通风,以确保有害气体浓度在允许范

围内,然后进行检测以验证氧气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最

后在确认安全后进行作业。作业前30分钟内,作业单位应对有(受)限空间进

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3、安全作业。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人员进入作业;使用专业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用品,并做好相应的防

护措施;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

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有(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在有(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

目的警示标志或警戒线,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实时监测与持续通风。持续作业动态监测:作业中断后重新检测:作业

中断超过30分钟,再次进入有(受)限空间作业前,需重新进行检测。

5、作业监护。有(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并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

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在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有(受)

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6、异常情况紧急撤离。作业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不适,应

立即撤出有(受)限空间,中断作业。

四、施救

事故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时,应及时拨打119和120,依靠专业救援

力量开展救援,决不允许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强行施救!

1、事故发生后,应停止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2、作业现场负责人根据救援需要设置警戒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严

谨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3、防护到位,科学施救,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

备。

4、安全隔离,持续通风,采用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使用机械通风设

备向空间内输入新鲜空气,直至救援结束。

5、出现危险,及时撤离,出现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

离危险区域,待安全条件具备后再实施救援。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文档评论(0)

lizi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在企业从事过多年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