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名师教学设计.docx

《为了忘却的纪念》名师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为了忘却的纪念》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6课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学习理解能力: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鲁迅、夏衍、孙犁、赵树理、王愿坚等几位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杂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知识

3.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融合

4.关键词语的特殊含义及表达效果,某个语句或情节的作用

5.塑造人物的方法和人物形象分析

6.重点字音、字形、词语等

第7课包身工/夏衍

第8课荷花淀/孙犁

小二黑结婚(节选)/赵树理

党费/王愿坚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结构、内容

这篇文章是鲁迅于1933年2月7日至8日为纪念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全文由五节组成。

第一节,作者首先以沉痛的语句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接着便按照时间线索展开记叙,回忆了烈士们遇害的时间和当时无法公开发表纪念文章的情况,并着重写与白莽的三次会面,记叙了与白莽交往的情况和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

第二节集中写柔石,用一个“硬气”、一个“迁”,揭示出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这节的最后,写柔石带来冯铿,简略地叙述了对冯铿的印象。

第三节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谈到白莽、柔石的被捕,过渡到第四节。

第四节是全文的重点,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柔石等革命者被捕的经过、狱中情况和最后的牺牲;另一条是作者的境遇和悲愤心情。这两条线索交织在--起,揭露了反动派的残酷卑鄙,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慨和对烈士们的沉痛哀悼。

第五节,叙述自己“坐在旧寓里”,念及往日之事,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提笔著文,这就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之后进一步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表达对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总体写作特色

1.本文是一篇合悼“左联”五烈士的纪念文章,涉及的材料比较零散,但文章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五节之间用悼念烈士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而各节之间又有比

较顺畅与巧妙的联系和衔接。

如文章的第一节主要叙述作者和白莽的交往过程,最后由托柔石给白莽送书过渡到第二节集中写柔石。第三节承上启下,由前两节主要回忆烈士被捕前的情况,转到第四节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第五节的开始,作者采用排比的句式、对照的写法:“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这就巧妙而自然地由往事的回忆过渡到写作的当时。

这样安排,使文章中片段的回忆前后勾连照应,没有庞杂之感。

2.作为写人的纪念性文章,本文与《记念刘和珍君》一样,在写法上都体现了记叙、议论、抒情的浑然结合。从总体看,前三节重在记叙,第四节记叙与抒情并重,第五节重在议论抒情,同时在每节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是有机地融合一起的。

比如第一节着重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面,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而这议论又是在叙述了文集的由来,委婉表达了这两本书的非同寻常之后进行的,这就显得自然贴切。

第二节集中写柔石,同样是夹叙夹议的。如这一节开头的记叙和议论,表明了柔石是作者在当时上海那样复杂的环境里的“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之后仅用一个“硬气”、一个“迂”,揭示出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并用“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样一句简短的议论,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时,这些议论也都是在对柔石具体行动的记叙基础之上进行的。

第四节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更是高度融合在一起。这节先写柔石被捕,接着谈到自己受牵连,“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说明作者对反动政府的蔑视,并插入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接着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鲁迅对烈士们由被捕到遇害的情况了解并不多,确凿的,只有狱中传出的两封信(一封还没有抄下)和有关他们遇害的“一个可靠的消息”。

但这一节读起来却十分生动感人,这与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大有关系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