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方法,并进一步掌握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感情。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2.“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方法。

3.掌握散文“形”和“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天是妩媚的,夏天是热情的,冬天的寒冷的,那么秋天呢?(同学们发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读到是凄苦。郁达夫呢?让我们通过《故都的秋》来看一下。

二、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武昌师大、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作者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他的作品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一)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文中生字词。(投影)

潭柘(zhè)寺 椽(chuán) 着(zhuó)衣

(二)学生速读课文,筛选文中的信息。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的秋天景物的画面。(板书)

2.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点?

讨论明确:

1.共五幅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秋日秋果。

2.“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也是课文的文眼。

(三)请三位同学概括课文内容并划分层次:

明确后出示:

(一)总起:(1-2)①写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感受与向往(第1自然段)

②写江南的秋不能让人满足(第2自然段)

(二)分写:(3-12)③写清晨在院子所见景象(第3自然段)

④写槐树落蕊及其有关景象。(第4自然段)

⑤写秋蝉的残声。(第5自然段)

⑥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第6-10自然段)

⑦写枣树以及其他果树在秋里的奇景(第11自然段)

⑧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秋,总是一样地能引

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第12自然段)

(三)总括(13-14)⑨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第13自然段)

⑩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的眷恋之情(第14自然段)

四、探讨课文内容

(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的?

(2)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有什么特点?

明确:

1)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的。声、色的角度能好的表现故都秋的特点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2)秋声:扫帚声、蝉声、风雨声、人声特点:静

秋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特点:冷、清

五、揣摩与体味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的景物中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看看作家是怎么样抒发自己深情的。(课后练习二)

明确:①“看到”(天色、日光、蓝朵)“听到”(驯鸽的飞声)“细数”、“静对”——表现了作者悠闲惬意和热爱故都的秋天的情怀。

②花铺满地,写视觉;脚踏花地,写触觉,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六、课堂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悠远的秋味,孤独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作者共同听完了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课后篇一起巩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平仄(zè)凋零(diāo)

脉脉(mài) 参差(cēn)

B.一椽(chuán) 驯服(xùn)

幽僻(pì) 煤屑(xiè)

C.橄榄(ɡǎn) 夹板(jiá)

嘶叫(sī) 颤动(chàn)

D.着衣(zhuó) 椭圆(tuǒ)

敛裾(jū) 梵婀玲(fán)

答案B

解析A项,“脉”应读“mò”;C项,“夹”应读“jiā”;D项,“梵”应读“fàn”。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国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迥然不同,无论是秋的色、秋的味,还是秋的意境与姿态。

②炎热盛夏,荷花竞相绽放,一簇簇地点缀湖面,静静地伫立,含情脉脉,既典雅别致又富有韵味。

③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应做到履职尽责,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容不得半点敷衍。然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中混混沌沌。

⑤通观近期经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