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VIP

第8讲+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讲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目录课前思考课堂测试知识梳理知识拓展

课前思考第一部分

课程标准①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②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课前思考1.简述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2.简述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内容,结果怎样?与前期相比,唐朝中期实行了怎样的赋役制度,有什么不同?3.简述宋元时期的赋役制度。4.明初的赋役制度的内容,什么叫“金花银”,为什么说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5.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知识梳理第二部分

时空坐标

主题: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国家权力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全面掌控地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线索一基层治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承担着赋役征收、社会治安、救灾帮扶、社会教化等职责。政府在基层治理中起主导作用,民间组织处于辅助作用,两者相互配合。线索二户籍赋税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线索三边疆治理边疆治理与民族政策密切相关。秦朝开始,中国历朝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线索四变法改革变法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事关封建政权的治乱兴衰。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线索五礼法并用自西汉起历代王朝采用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形成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

线索户籍赋税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赋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根本。没有赋役就意味着没有财政,没有财政就不能保证一个政权的运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贞观政要·辨兴亡第三十四》

货币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历史。——中国货币史学家彭信威

赋役制度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征发。赋役制度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概念解读赋役制度赋税徭役其它杂税兵役力役杂役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丁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古代赋税主要包括: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丁税)、户税(调);以土地(资产)为依据的田赋(租)、财产税;其它杂税。赋税徭役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珍贵土特产品称作贡;赋原为军赋,即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军马等军用物品,君主再给与回赏。夏商周三代分封制度下,受封者要向国君缴纳贡赋,这是赋税制度的雏形。贡赋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体现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粟米之征:国家征收的田租布帛之征:国家征收的户口税力役之征:包括兵役和劳役赋役制度的含义赋役制度: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指对土地的课税,即田赋,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者强迫下,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西周——贡赋(“贡”“助”“彻”)《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杨伯峻:《孟子译注》)意思是:夏朝每家五十亩地而行“贡”法,商朝每家七十亩地而行“助”法,周朝每家一百亩地而行“彻”法,三种税制虽然不同,税率其实都是十分抽一。“贡”“助”“彻”是我国夏商周时期的赋税制度。所谓“贡”,即统治者按若干年的平均产量征收十分之一的实物。所谓“助”,即借民力以耕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统治者所有。所谓“彻”,即“贡”和“助”兼行。由于学术界对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土地所有制和阶级关系有不同看法,因而对贡、助、彻的性质也有争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