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

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及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1、思想教育

在中国是指科学世界观教育,包括科学人生观教育、科学无神

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和理想教育。世界观

和理想本质是人类美德的核心问题,是道德教育的必要理性基

础。它是最高层次的德育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

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二、

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

导和咨询,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

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道德教育

教育包括:(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或社会公德的

教育。(二)公民道德或者国家道德教育。(3)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教育。(4)集体教育。此外,还有家庭美德教育、青春期性

道德教育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

4、法纪教育

纪律教育是指法制和纪律教育,是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更高

层次。法学教育要求学校依法管理和教育学生。从管理方法上

看,有依法管理的方法,即学校德育管理者运用法律法规影响

学生,规范其行为和德育组织的内外关系。

二、中小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小学生发育普遍提前,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

的滞后性与生理发育的超前性的矛盾,引发了中小学生思想道

德方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

学情绪及“早恋”等,必须认真解决。然而,在我国相当一部

分中小学中对德育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上,德育工作确实存在

很多问题。

1、学校德育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开展德育活动,首先要在学校建立德育组织,明确各个组织

的职责和权限,这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组织保障。然而,在

一些中小学,德育工作只由学科老师和班主任来做;没有政教

处、团组织等机构,学生干部只是班集体中的班干部。这使得

一些中小学的德育分散、不完整、不规范、多元。

2、德育只是单项的道德灌输

应该说,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一直是一个纯粹的

被动受众。学生的发展是按照学校预设的道德规范进行矫正。

学生无权谈论规范本身,也缺乏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自主权。

因此,学生德性的养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启蒙过程。因为没有

学生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尊重,学生对道

德规范缺乏了解,所以满足于一般的应对,也就是学生在老师

面前不会违反道德规范,但是不在学校或者老师面前就不好说

了。

三、解决德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低效备受诟病,广大德育工作者付出

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是德育的基础

和本源。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只有按照它

来选择和实施,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同,

才能使学生的道德与身体共同成长。

(一)回归生活:让德育贴近学生实际

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德育。因

而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

活、反思生活。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德育工作总是带着强烈

的功利色彩,盲目地堆砌着高不可攀的“道德大厦”,以成人

的标准构筑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无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视

学生的道德际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

回归生活,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生活和道德

发展问题,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困惑和欲望,并在此基础

上生成和设定德育主题,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理解、体验

和实践所需的价值观和美德。比如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在日益

加重的学业负担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和状态是怎样的?

家庭教育,尤其是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如何?以

及学生的人际交往、课余生活、心理健康等等,都必须得到我

们的重视。面对孩子的思想现实和心理需求,从大处着眼,从

小处着手,让德育真正成为孩子发现自我、认识社会、探索人

生真谛的教育工程。

(二)凸显主体:让德育触摸学生心灵

学校德育常常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把“禁止”、

“防堵”作为立足点,把批评和惩罚作为常用的德育手段,而

没有意识到要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因此,德育不仅要

考虑社会的要求;不仅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

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专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