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政论文言文分析(附练习及答案).pdf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政论文言文分析(附练习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政论文言文分析(附练习及答案)

壹~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中国古代政论文概述

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经历大都带有很浓烈的政治

色彩。中国文人尽管总是在“入世”和“出世”的边缘地带左右徘徊,

其实心中最难割舍的还是仕途政治。

可以说,除了一部分真正以隐居为乐的人以外,中国古代文人几

乎都很热衷政治。而古人参与政治、热衷政治的表现之一,就是留下

了数量繁多、种类繁杂的政论文,这些文章议论时政,观点鲜明,气

势澎湃。如贾谊《过秦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柳宗元《封建论》、

苏轼《留侯论》、辛弃疾《美芹十论》等。

知识点2:中国古代政论文的特点

1、在论证方法上,多用引证、例证、对比论证。

2、鲜明的语体风格,多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格,汪洋恣肆,纵

横捭阖。

3、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或

政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

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为后

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以纠前代之失,绝少抽象的思辨和繁

琐的论证。

4、古代政论文一般的思想都是奉天法古,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等;争论的问题大多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与霸道、民本

主义和君主至上、尊贤和尊亲、义理和功利等。

5、儒家思想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为政以德”,

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之道,把三纲五常视为治国之本。伦理化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社

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贰~例题汇总~

练习一:

争臣论(韩愈)

①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

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

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

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②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

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

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

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

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

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

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

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

不知也’。有道之土,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

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

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

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

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

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

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

谏议大夫。阳城与作者同朝为官。

1、选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问者“”的评价作了旗帜

鲜明的回答。(2分)

2、在作者看来,阳城在位五年的表现可用来概

括。(2分)

3、作者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目的是什么?(3分)

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2分)

A、如果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该去守关或打更。

B、身为言官无以言及政,可见阳城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

C、有人认为阳城是“有道之士”,而韩愈力辩,深不以为然。

D、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

5、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

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3分)

译文

有人在我这里问谏议大夫阳城:“他可以算是有道之士吗?他

学问渊博见识广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7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