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人教版 硫及其化合物(硫酸) 教学设计.pdf

高三化学人教版 硫及其化合物(硫酸) 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解读

1、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选自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

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章作为系统

学习非金属元素的典型章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硫和氮等非金属元素的学习,帮助学生掌

握认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了解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促进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学生已有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物

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本章内容一方面突出物质之间的转化,帮助学生认

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形成变化观念。另一方面,教材通过应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的知识,预测和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为全面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章教材的内容以硫酸、硝酸和氨的工业生产原理

为背景去认识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而不涉及生产设备和流程等技术细

节。教材内容突出物质转化路线,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价态变化的角度实现不同价态含

硫物质的转化,从氮气的不同转化条件认识环境和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从物质转化的

角度认识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与防治。

2、本节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硫

之间的转化。在内容安排上依次是硫单质、硫的氧化物(主要讲二氧化硫)、硫酸、不同

价态硫之间的转化,体现了知识的层层递进。教材首先根据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利

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从化学变化的视角考虑硫单质能否与金属单质、非

金属单质、化合物等发生反应,使学生掌握研究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基本思路;之后,通过

重点研究二氧化硫为硫酸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从氧化还

原的角度来综合认识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结合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基于

证据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接下来,设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对构成物质的离子

进行检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设置“不同价态含

硫物质的转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分析,提升学生

“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3、本节素养目标

(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

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酸的酸性和浓硫酸的特性,能设计实验检验硫酸根离子。

(5)知道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与验证,增强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6)能根据硫酸的性质,分析实验室、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中的常见问题,增强环保

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7)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分别列举含硫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质。

3、本节内容重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浓硫酸的特性;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可逆反应;

4、本节内容难点

浓硫酸的特性

学情分析

2007班是高三年级物化生组合的班级。这个班总共有56个学生。现在我从已有认

知、未有认知和认知目标三个角度对本班情况进行分析。

1、已有认知情况:已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已掌握硫单质、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了解酸的通性(盐酸、硫酸、硝酸、硫酸、醋酸、苯酚等);

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和稀释的方法;

了解工业制硫酸的原理;

2、未有认知情况:对物质的性质停留在表面的识记,未养成通过实验、逻辑思维分析物

质性质的习惯;

化学用语掌握不牢固(如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工业流程题中有关

硫酸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会区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没有构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的能力;

3、认知目标情况:掌握通过实验、逻辑思维分析物质;

掌握构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的能力;

文档评论(0)

188****5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