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药学论文】.pdf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药学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与药学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在我院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的12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其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计算其发生率,并对其发生因素进

行分析,对其药学干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1.62%(146例),累及皮肤系统占4.46%(56例),累及消化系统占

3.74%(47例),累及心血管系统占1.99%(25例),累及神经系统占

1.43%(18例)。对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分析发现,主要因素为疗程过

长,占56.16%(82例),其次为用量偏大,占28.78%(42例),较为

少见配伍禁忌(7例,4.79%)、用法不当(8例,5.48%)及适应症把

握不当(7例,4.79%)。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发现中药汤剂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低于10%,处于较低水平,但临床仍给予足够重视,经因

素分析主要是疗程过长、用量偏大等因素引起,临床可依据因素给予

药学干预,对中药汤剂服用安全性进行提高。

关键词: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药学干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用中

药汤剂进行治疗的12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9例,

女性627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48.31

±5.27)岁。1.2方法:严密观察用药期间的不适,对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因素进行分析。1.3观察指标:观察不良反应

发生例数,对其发生率进行计算,同时对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

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表示。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发现,总发生率高于10%,处于较高水平。2.2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通过对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因素为疗程过长,其次为用

量偏大,较为少见配伍禁忌、用法不当及适应症把握不当.

3讨论

中药汤剂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成果,属于传统剂型,应用其治疗可

依据中医辨证对药物进行加减,具有中医特色[4]。但中药汤剂应用的

中药材种类繁杂,不同的药材一起使用效果不同,可相互作用,既可

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也可对病情造成影响,引起不良反应[5]。近年

来,随着中医学的兴起,中药汤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发广泛,但近年

来服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对中药汤剂治疗安全性造成一

定的影响[6]。急需对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深入分析,对其因素明确,

制定药学干预方法。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药汤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主

要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总发生率为

11.62%,属于较高水平,需要临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治疗安全性

进行提升。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

主要因素为疗程过长,其次为用量偏大,配伍禁忌、用法不当及适应

症把握不当等因素较为少见。疗程过长是引起服用中药汤剂不良反应

的主要因素,目前中药汤剂多数应用于慢性疾病治疗,而慢性疾病的

病程一般较长,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甚至部分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

疗,导致需要长期服药对病情进行控制。虽然经临床验证大部分的中

药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具有一定的毒理作用,尤其是随着用药的

时间延长,毒素在人体中日积月累,可对机体造成慢性的损害。如,

长期服用大黄可引起药物依赖性,或是引起肠胃反应,有研究发现,

让30名志愿者每日服用3次大黄,每次剂量为3g,连续服用5d后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反应,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腹痛症状[7]。

中药材用量偏大也是服用中药汤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这主要

是因为近年来经现代药理学验证中药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导致部分

医师在开方时对药材用量警惕有所放松,使得部分具有毒性的药材应

用时用量偏大,从而导致其毒性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引起不良反应。例

如附子这一药材在《中国药典》中的用药标准为3~15g,而临床实

际用药剂量中超过30g的情况较多,导致引起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

不良反应,对其用药安全性造成影响。配伍禁忌这一引起不良反应因

素较为少见,但也偶尔会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每一种药材的主要成分

有所不同,有些成分和成分混合起来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也可变成“毒

药”,对机体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死。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76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