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益生菌发展现状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益生菌发展现状分析

一、益生菌分类及介绍

益生菌是对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益生菌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

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益生菌定植于人或动

物肠道、生殖系统内,对人体稳态起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有害菌增殖、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合成营养物质等途径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

响。益生菌在进入肠道后,会与肠道中原有菌群发生栖生、共生、偏

生、竞争和吞噬等复杂的关系,最终起到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研究

表明,补充益生菌具有维护消化系统健康,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

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特性。

益生菌的起效条件较为苛刻,故对研发生产、实际应用的过程均

提出较高的要求,是技术壁垒相对较高的产业。由于益生菌是活菌,

益生菌上述健康功能的起效是建立在有一定数量(通常认为产品中不

低于107cfu/g或107cfu/mL)和活性的活菌安全到达小肠或者结肠这

个基础上的,并且需要这些益生菌在食用后进入体内仍保持正常活性

和代谢。而益生菌在到达肠道之前会暴露于胃液和胆汁内,这些酸性

较强的环境导致大部分菌群在到达小肠或者结肠前就已死亡,因此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益生菌的活力,这对生产及应用益生菌的公司提

出了技术上的高要求。

益生菌下游终端消费品制造商较为丰富,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生产

商、益生菌终端消费品生产商、功能性食品生产商以及宠物食品生产

商等。主要应用于乳制品及其他发酵食品、药品及保健品、动植物用

产品。

从益生菌下游应用占比来看,全球益生菌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保

健食品/药品,占比达到85%,功能性食品和原料占比为9%和6%。

二、益生菌产品发展现状

2015-2019年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由486亿元增长到771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23%,随着我国健康饮食理念的提升,预计

2020年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849亿元。

常温乳酸菌是一种常见乳酸菌饮品。从消费趋势看,常温乳酸菌

饮品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是乳品企业

抢夺市场的关键。2015-2019年五年间,我国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

模从77.2亿元增长至14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8%,预计至2024

年,我国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有望达211.9亿元。常温乳酸菌饮品无

需冷链运输、易于贮藏,产品销售区域得到了很大扩展,易于切入三、

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同时,常温乳酸菌饮品便于携带,可适应各种

饮用场景,消费人群更为庞大,因此有望成为乳酸菌市场未来的主要

增长赛道。

从我国益生菌补充剂来看,人均消费离发达国家有较大空间。2019

年发达国家如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益生菌补充剂人均消费额分别

为10.6、6.8、6.3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额仅为0.4美元,仍有较大

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几年该品类快速发展。

三、我国益生菌产品生产重点公司分析

伊利股份是我国主要的益生菌产品生产公司,2011-2019年伊利

股份营业总收入从375亿元增长到9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0%,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终端乳制品送礼聚餐等消费场景受限导致需

求下滑,销量收入受影响。受益与三季度的“双节”促销,2020年1-9

月伊利股份实现营收738亿元,同比增长7.4%。

2015年至2019年保持在35%以上,2017年后呈下滑趋势,主要

源自股权激励和收购子公司等费用的增加,以及2018年后的终端广

告宣传费以及职工薪酬等费用的持续上升。

四、我国益生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创新人们对菌群个体化差异、影响因

素、有效干预措施、微生态改善与重建等方面的认知不断深入,为产

业创新提供强大源动力。基因测序成本不断下降,消费级菌群检测可

能走进千家万户,且已逐渐成为医院常规检验操作。在此带动下,整

合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应用的个体化益生菌干预手段已经开始进入

市场;生物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效应分子是一类可以直接GMP生

产的分子,可能成为剂量和机理更加明确和可控的药物,包括多肽、

多糖、蛋白质、siRNA等不同类型。人工智能助力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及设计,将为此类产品的研发打开一扇大门。

文档评论(0)

131****9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