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素养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2.理解这首词中所用典故的内涵,理解词人借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味这首词豪迈、悲壮的意境,背诵并默写全词。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主张收复中原,二十多岁便投身抗金,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其作品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他还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善用比、兴等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题目解说

“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作有关古迹的诗题。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写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1205)秋。当时韩偏胄把持朝政大权,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声誉,于嘉泰三年(1203)起用闲居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先任命其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韩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收复失地的一贯志愿,但是韩偏胄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就自然地倾吐出来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译文:千百年来的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去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演出歌舞的楼台,(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消逝了。

赏析:写词人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慨叹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帝王豪奢淫靡的生活经不起风雨的洗刷,寓无人可御外侮之意。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课文探究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译文:夕阳斜照着长满杂草树木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想当年,刘裕手持长枪身跨战马,大举北伐,那气势像猛虎一样。

赏析: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衬托英雄去后的凄凉;“想当年”极写刘裕北伐时的声威,以表达词人抗敌情切。回顾刘裕生平,揭示出蓬门陋巷、低微出身,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思考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明确: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孙权和刘裕建功立业,令人仰慕。作者想到他们,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事迹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文: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像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结果落得个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赏析:作者借鉴历史,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委婉劝诫当权者伐金必须做好准备,决不能草率行事。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译文:四十三年过去了,在遥望中我还记得,当年扬州路上金兵南下的战火烽烟。过去的事情哪堪回首,如今佛狸祠前,争食祭品的乌鸦的噪声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响成一片。

赏析:一个“望”字,使得整词的意境豁然开朗了,而不是局限在这小小的亭子之上,作者可以联想到很多的东西,可以联想古今故事,一个“望”字就使得这个作品有了一个远近的含义,它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点了,而成了一个面。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亨怀古

思考2: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热闹两种场景放在一起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四十三年”三句,是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起“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后来南下,原想凭借国力收复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