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药疗法.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贴药疗法

第一节概述

穴位贴药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

用药物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

和药理作用,调整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法源远流长,在公元前3世纪的《帛书·灸经》中1974年在湖南

长沙Ⅲ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蜢……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

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在历代许多医著

中都有一些关于穴位贴药疗法的记载。如汉代《内经·灵柩经筋篇》谓:

“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故僻,治之

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谓:“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唐

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方八首,如

“神明白膏治百病,中风恶气及头面诸病……皆以膏敷……”宋代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

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

如泥,贴涌泉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谓:“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

熨尿自行。”本法即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上神阙穴,并用冷热刺

激,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由此可见,穴位药贴是外部治疗方法

之一,《内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记载,历代医家也普

遍使用。穴位贴药,简便价廉,疗效显著,医者可以选用,患者也可作为自

我治疗的手段。

第二节治疗作用机理

贴药疗法是利用温热芳香、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于穴位

上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其治病作用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活血,行气止痛。通过药物对经穴的刺激,温通经脉,促进气血

运行,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同时尚具有沟通表里,调和营

卫,温阳行气,激发经气,调整阴阳。从而对肺气虚、卫表不固、易受外邪

入侵有一定作用。因此,对防病治病、强身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2.局部的刺激作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药物刺激

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

的免疫机能,对某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保持药

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

刺激,以激发全身精气,通过缩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

应。

第三节常用穴位

头面部

头部穴位

一、百会

【位置】位于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源眩晕,脱肛,中风和精神病等。

二、天柱

【位置】在项后正中入发际5分,旁约二横指,斜方肌外缘。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肩背痛和咽喉炎等。

三、翳风

【位置】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耳聋,耳鸣,面瘫,腮腺炎,中耳炎等。

四、太阳

【位置】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病,牙痛,面瘫等。

五、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正中处。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咳喘气逆,呕吐,咽喉肿痛等。

六、百劳

【位置】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虚劳咳嗽,落枕等症。

七、定喘

【位置】大椎穴旁开半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咳嗽等症。

胸腹部

胸腹部穴位

八、膻中

【位置】在两乳之间,平第四肋间。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气喘,胸痛,乳少等。

九、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体下端和脐连线中点。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胃痛,腹泻,脾胃虚弱等。

十、神阙

【位置】在脐正中。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中风,脱肛,腹胀,腹泻,腹痛,肠鸣等。

十一、关元

【位置】在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

【归属经脉】任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