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俗(祭祀).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礼俗(祭祀)

古人十分看重祭祀,并将其列入“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

年》),因此祭祀的范围很广,祭祀的仪节也很繁杂。

第一节封禅与郊祀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仪式,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起源

于对大自然的崇拜。据《史记·封禅书》载,早在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

就曾封泰山,禅云云山,而先秦封禅者据说多达“七十二家”。

封都在泰山。这是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长,其山高,离天近,人间

的帝王到泰山顶上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也有的说,是因为泰

山为东岳,东方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也就成了新生王朝、

新登基皇帝向天神地祇报功告成,以取得合法统治地位的祭祀场所。

因而禅也是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山等处举行。由于天

在上,地在下,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所以封的仪式

重于禅的仪式。封禅的具体仪节各朝各代不尽相同,但汉武帝自定的

封禅礼仪,前承秦始皇,后启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等帝王,较具代表性。汉武帝先到梁父山祭地,接着在泰山东边山脚

下设坛祭天。然后汉武帝与少数大臣登上泰山顶,再次祭天。次日从

北坡下,在泰山下的肃然山再次祭地。封禅时,用江淮出产的一茅三

脊草及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祭祀,并用五色土封于祭坛。在隆重的音

乐声中,汉武帝身穿黄袍,亲自跪拜。封禅后,汉武帝还下诏改元,

并令在泰山下“治邸”。后代的封禅程式也大多与此类似。

古代帝王之所以热衷于封禅大典,是因为这可以利用人们对天的

崇拜,以“天命转移”来解释从别人手中夺取天下的合理性,从而安

定民心,巩固统治地位。可是,由于封禅兴师动众,要耗费大量资财,

一些有见识的官吏(如唐代魏征等)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自南宋以后,

废止了皇帝到泰山封禅的形式,而将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了。郊祀也

是古代祭天地的祭礼,周代是在冬至日祭天于南郊,夏至日祭地于北

郊。后来常有天地合祭的,宋代就是在南郊合祭天地。明代永乐十八

年(公元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筑了大祀殿,也合祭天地。嘉靖皇帝

认为合祭天地于大祀殿,不合古制,故又在大祀殿南新筑寰丘(后改名

为天坛)专门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后改名地坛)用来祭地。之后就

一直是天地分祭了。

第二节社稷祭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以农为本,因此与农业紧密联系的祭

祀社稷活动,便很受重视。社稷祭由来已久,西周时掌管国家祭祀的

大宗伯就有“以血祭祭社稷”的职责,又有小宗伯负责社稷坛的建立。

社稷坛是祭祀的场所,按礼仪周王的社稷坛要用五色土铺垫。土色随

其方位,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以象征五方。现存的北京

中山公园名为“五色土”的方形大平坛,便是明朝永乐年间营建北京

时所筑的社稷坛。周王祭社稷要用太牢,即牛、羊、猪三牲,还要钟

鼓齐鸣,载歌载舞,其活动十分隆重热烈。

在古文献中,常以社稷指称国家。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建立要筑

社稷坛,而一个国家灭亡其社稷坛就要废弃,国家的兴亡必然反映了

社稷坛建置的改变,所以社稷指代国家就是很自然的了。社稷既已成

了国家的象征,其祭祀的意义就更特殊了。

不过,社稷祭祀并不只是君王的事,古代各个阶层都有祭社活动。

《礼记·祭法》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

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

社,曰置社。”这里君王建立的太社,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色土。据说,

上古君王封诸侯时,便依封地所在方位从太社坛取一撮色土,赐于被

分封的诸侯,然后诸侯再将其置于封地的社稷坛中,自然这种社稷坛

就不能再有五色土了。至于更下一级置社立坛,只能用本地的泥土了。

既然大夫以下要成群立社,民间便以祭社活动为中心形成了居民的社

会组织,这种组织也称“社”。立社时不仅要封土为坛,而且要种植

适合当地土壤的树木,这树也是社的标志。社的规模有12家、25家、

50家及100家多种说法,也有以全村为单位祭社的。到社祭之日,几

乎全社的人们都停止工作,参加祭祀活动。这天还有专为社日准备的

社饭、社糕、社饼。在农村的各个社坛附近,同社人聚会祭祀之后,

就在一起畅饮欢歌,吹箫击鼓,非常热闹。这种民间的社日祭祀活动

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普及于唐宋,到元代由于统治阶级对民间结

社集会的钳制,便逐渐衰落了。

第三节宗庙祭

古代宗庙又称太庙,是帝王供奉祖先的庙。历代帝王都认为,君

权是由天神交授、承袭祖先获得的,因此把家、国视为一体,从而把

宗庙看作国家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