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VIP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第4课怜悯是人的天性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卢梭(1712-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本文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

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了解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

研究成果的文章。

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按研究的学科,可分为自然料学论文和社会料学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按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文体特征

概念

特点

分类

学术论文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文题目的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

题目解说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

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生活动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3段):

第三部分(第4段):

第四部分(第5段):

思考: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任务活动

第一部分(第1段):从自然状态的人谈起,提出“天性”与“美

德”话题,为下文展开论述作准备。

第二部分(第2~4段):从批驳错误观点和展开正面论证两个层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课文探究

1.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0

深度探究

03

1。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

①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1)

②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2)

③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2)

2.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

明确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3.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

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

(2)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3)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