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docVIP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NUMPAGES6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是高中一年级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散文。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此类文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美文中得到美的陶冶,接受美育。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三.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刚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强化诵读,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法

移情法设置情境引发兴趣

诵读法诵读欣赏整体把握

讨论法分组探究拓展延伸

赏析法个性品读鉴赏提高

归纳法归纳概括总结升华

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八.课型:

新授课

九、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导入新课:(5分钟)

(1)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名篇参考】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