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常规.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科诊疗常规

中医科诊疗常规

一、各科的诊断治疗护理均应直接应用中医中药,取中西医之长有机

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运用中医传统的方药,必须按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三、临床治疗中,可用中西医两种理论指导实施,在中医辨证中,要

充分利用西医检查工作,并尽可能明确西医诊断,使辨证与辨病相结

合进行治疗。

四、通过望、闻、问、切将四诊收集材料进行归纳,运用八纲辨证加

以初步分析概括,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在八纲辨证的基础

上,再根据治病的症状特点和起病情况,辨清病因,急性热病需结合

卫气营血辨证或结合六经辨证,内伤杂病需结合脏腑辨证,确定治病

部位在何脏腑然后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五、诊断通用上述方法,综合分析疾病主证所在部位,病理病因及机

体的反应情况等,最后得出概括以上各项并能指示治疗方向的病证

或型,即为中医的辨证结论等。

六、中医治疗原则要从整体观出发,然后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根据

治疗原则,确定治法,根据立法,选择恰当的方剂,经方、时方、

验方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加减组成处方,如无适当的成方可

据法组方。

七、中药处方,掌握辨证论治,药名横写每行3味至4味,需排列整

齐,以便查对。

八、中药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中草药汇编》最新

版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写剂量时重量单位一律使用法律单位g。

每次处方一般3剂不宜超过7剂,限剧药2剂。

中医科诊疗常规

一、运用中医中药的一般要求:

(1)各种的诊断、治疗、护理均应积极应用中医中药,取中西医之

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并通过总结经验和开展科学研

究,逐步做到理论上融会贯通,为发扬和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2)运用中医结合,必须按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3)现阶级在临床诊疗中,可以用中西医两种理论指导实践。

(4)运用民间传统疗法,单方、验方草药应科学观察疗效,明确适

应症、禁忌症,并加以发扬提高。

(5)按照各科常规应用中医中药。

(6)辨证分析,初步诊断及治法亦药、方名、药味及剂量用法,医

师签名。

二、中医处方

(1)掌握辨证论治的医师,应予中医处方权。

(2)中医处方书写方法:

A:处方内容及书写要求同西医处方的有关部分相同。

B:药名横写,每行3味至4味,须排列整齐,以便查对。

C:中药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中药药汇编》最新

版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

D:写剂量时,重量单位一律使用法定单位g。

E:每次处方一般3剂,不宜超过7剂,限剧药2剂,毒药1剂。

三、医护记录中的中医内容:

除病历外,各项医护记录可参考西医的格式,并在相应部分记录中医

辨证和应用中医中药情况。

(1)门诊病历:简要记录望、闻、问、切内容,辨证分析,初步诊

断及治法医师签名。

(2)住院病历:

A:问诊:包括:主症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

B:望诊:神色形态方面:注意神志、精神、体态及气色。各部位望

诊:包括(头面、毛发五官、咽、颈、胸腹、腰背、肌肤、关节、爪

甲等)舌象:包括:舌苔(苔形、苔色、律液)舌质(形态体色)舌

下系带(颜色)小儿指纹,包括三关定位,色泽形态,浮沉。排泄物,

包括呕吐物、痰涎、血液、二便及各种异常分泌物。

C、闻诊:闻声息(包括语立、呼吸、咳喘、呕恶、太息呻吟等),

嗅气味包括排泄物及口中气味等。

D、切诊:肌肤:包括湿度、温度及体征等,各部位切诊:包括:头

面、胸腹、四肢、俞穴,按压包有关俞穴及其压痛点。脉象:主要记

录寸、关尺脉象。四诊摘要:把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全面扼

要归纳,为辨证提供依据。辨证分析:要求从四诊摘要,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病情转归等方面进行书写。诊断:有几个病写几个病:主

要者先写,病各后的括号内证型。方药:用或方时,应写出方名及加

减,自拟方可不写方名。方药要求每行写3右上角角注明特殊服法,

右下角写剂量。煎法:调护,包括给药、宜忌、食疗、超居等护理要

求,最后医师签名(右下角)。

(3)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要写明中医四诊中所得资料,中医

诊断或辨证结论(病证或型治则及处方)一般病程记录,应记录中

医观察病情所见,并将发展变化情况连续记录和分析。

四、护理记录:

(1)医嘱本、医嘱单:

A:用中药成药及协定处方记药名药量用法:

B:用中药汤剂时记中药每日几剂分几次服。

C:用中医外治法时,记疗法、名称、用法。

D:中药处方、药名、药量、剂数、起迄日期及注意事项,记入中医处

文档评论(0)

162****6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