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含答案解析).pdf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含答案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

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

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

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

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

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

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

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

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

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

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

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

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

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

“”

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

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

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

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

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

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

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

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

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

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11页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

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

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

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

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

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

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

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

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

命名的主要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