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2024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0~9的认识》全单元教案.docx

(西师大2024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0~9的认识》全单元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整体分析

年级册数

一年级

单元名称

0-9的认识

设计者

单元分析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学业要求

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教学提示

第一学段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开始,要充分考虑学生形成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教学中应注意,10以内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验0~9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通过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教材分析

《广场》是第一单元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0-9,用0-9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第二部分是“比较”用数比较大小,第三部分是“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第四部分是“整理与复习”。

“广场”情境图,通过这个活动引导观察,丰富数的内涵。你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呢?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教材提供了多个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的实际背景(如一座房子、一棵大树、一条小船、一筐萝卜、一座高山)。在找一找、说一说的环节中,直接给出一个数,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应的物体数量的实例,这实际上是对“数表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也是将抽象的数具体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已经认识1——10,但是还不会有序数数。

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单元分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1.能从实际情境中感悟、抽象出0~9,并能理解其意义;能正确认、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0~9的大小,了解“=”“>”和“<”的含义;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感悟大小关系的传递性(不作为学业要求);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并通过语言进行描述。

3.在真实情境中,体会数的意义,能规范书写数字和“=”“>”和“<”等符号,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规范书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一些初步的活动经验。

5.通过对数的抽象、思考、表达以及应用,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

数在实际情境中存在,在表达和交流中产生。先让学生充分经历1产生的过程,从众多数量为1的物体中抽象出1,理解1所表示的意义;再从生活中发现个数为1的物体或现象,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样的符号还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各种各样个数为1的物体或现象,让学生充分经历“从具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象”的学习过程。

1

写数教学时,教师要在田字格中作出示范,特别强调起笔和落笔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的书写笔顺和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摆放;要重视对数字2,3,5的书写指导,写3时要搞清位置,写2,5时拐弯要圆滑,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握笔、坐姿、用眼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

应用5的分解与组合自主学习2,3,4的分解与组合,运用数的分解与组成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运用对数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

体验同一个数可以表示不同信息,验证物体数量的多少与数数的方式和方法无关。

1

充分体会0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通过回忆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0

1

充分应用数数的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序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

强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

正确把握和区分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意义,运用数的两种意义,注重渗透压推理意识的培养。

1

问题引领,学习回顾,深挖本质,沟通联系。

1

数形结合,理解数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

在整理与复习中收获新知,借助已学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1

课时一

课题

1的认识

日期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1.课程内容中指出: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数的意义;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和推理意识。

2.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能用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