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

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

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欢迎阅

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古诗词鉴赏1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干戈寥落四周星。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及背景:此诗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

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

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1.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作者沉痛

地述说了国家的危难,个人的遭遇,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

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

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

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颈联中的中的惶恐惶恐零丁零丁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

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

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

者爱国热情。

3、小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

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

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

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全文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

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

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

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中考古诗词鉴赏2

一、典型考题

(1)写出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典故。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采用的是诗歌中哪种表现手法?;

再如,“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其一)》)一句运

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用典(运用典故)(1分)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1分)

(2)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当时的情况,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春望》)”;

(战火连续不断)与家人消息隔绝已久(1分,意对即可)久盼

音讯不至的迫切(1分,写到与加点字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

“颔联中的既言事,又写景的两个短语是(《使至塞上》)”。

出汉塞入胡天

(3)对诗句的赏析。

如,“请你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一点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词人运用典故,(1分)以魏尚自喻,委婉含蓄希望朝廷能像派冯

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1分)

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春望》)

一、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

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恨别”之悲。

二、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

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4)把握诗词中的“词(诗)眼”。

如,贯穿全词的“词眼”是。(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又如,全词以一个“______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