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pdf

江苏省徐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州一中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语文

(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逐渐打破彼此间的对立竞

争关系,实现扬优互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

和传播体系,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

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

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

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旧的思维不革

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

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

认知要素,摒弃“秀肌肉”“大喇叭”“高音”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

式,化“硬传播”为“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受众头脑。特别是

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

转化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

受众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传

播的技巧。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海外受众在语言

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在新

媒体语境下,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信息技术、传播环境、舆论

生态、受众对象,不变的是“内容为王”的信条。跨文化传播既不能“自说自话”,

只传播政治性、严肃性内容,也不能过分依赖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

一方面,要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打破受众认知要素障碍。共通性是传

受双方进行传播行为的前提,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

代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浓缩到一个个具体可见的普通人身上,让“浮动的

符号”在进入不同语境后,也可以实现落地,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

感共鸣,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我国2017年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

新时代》以七个普通人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

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时代发展和价值理念,有力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挖掘优质的传播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

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

文化资源,但是,大量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和开发。所以,要深挖传

统文化的精髓,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要将承载着中国精神

和价值理念的文化作为传播载体,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

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古建筑以及经典古籍等,这些带有

浓浓中国元素的文化内容,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

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

(摘编自段龙江《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材料二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

就有先入之见。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没有人可以

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

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

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看来,理解

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

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

程。

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对方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

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