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精选5篇).pdfVIP

五下《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精选5篇).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下《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下《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精选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

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

呢?以下是收集的五下《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

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主要

内容是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以此来陷害他。而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地挫败了周瑜

的暗算。课文篇幅较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是我在备课时一直

想要突破的难关。经过缜密思考,我决定这样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不陌生,提前一周,我

便让学生利用或电脑搜集有关的三国故事来读一读、看一看,通过读

故事或看视频,对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有所了解,进而对书中塑造

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也略知一二。

有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做铺垫,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草船借箭》就

不会感到那么唐突、难以接受。

都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先读

课题,从课题入手,提问学生: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复

说用草船借箭、草船能借箭……我又接着提问:读了课题,你还想知

道什么?“用草船怎样借箭?谁用草船借箭?向谁借箭?用草船借到

箭了吗?……”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

因题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也

让学生有了徜徉文本、自主答疑解惑的源动力。

有了第一环节的“读题质疑”,接下来就是“顺藤摸瓜”,找到

故事的主线,读懂课文内容。根据同学们在读题时生发的疑问,课件

出示“借箭?怎样借箭?借到箭了吗?”三个问题,只要学生通过读

课文能答复出这些问题,那么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就全部浮出水面,文章的脉络开始变得清晰,学生就不会迷失在长篇

幅课文的“文字森林”里,这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听障学生来说是令人

振奋的改变。

借箭?通过研读课文1-2自然段,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轻松地拿下

这个问题:因为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他用造十万支箭的任

务来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怎样借箭?这一局部的内容在课文的第3-9自然段里有详细的描

述。如果逐段逐句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被大容量的又长又难的句段信

息淹没、裹挟,一头雾水地在文本中穿梭而行,最终的收获不过是一

些似懂非懂的关于怎样借箭的较为凌乱的只言片语,而这些对于聋生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因此,这一局部的教学就需要

去粗取精,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利用拟定小标题的方法尝试将

长文“肢解”成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句段,通过每个小标题的提示

去找寻我们想要的文字信息。

出示小标题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

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

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

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方案就

完了。”

以上这段文字以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形式呈现,这段话对于七年

级聋生来说读懂它并不困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还请

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与鲁肃,让聋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兴

致颇高,不但读得出色,也对本段课文内容理解得较为深刻。通过读

文,学生了解到借箭需要准备:条船、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

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对周瑜保密。

出示小标题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

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

亮吩咐把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上面这段话通过对诸葛亮三天“动静”的解读,学生不难读出诸

葛亮的胸有成竹和沉着不迫。接下来的两段话是借箭的详细经过,课

件出示第7、第8自然段,通过研读这两段课文,明确借箭经过:

连船、靠近曹营、一字摆开、擂鼓呐喊、受箭、调转船头、再受

箭、谢箭回营

教学至此,最后一个问题——借到箭了吗?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