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pdfVIP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的掌声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为了能够留在北

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第一

天,钢琴老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的乐谱,就摇起了脑袋:“这孩子的反应

慢,肯定上不了音乐学院,趁早改行吧!”结果,性格倔强的儿子当场就和老

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看着不争气的儿子,

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准备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儿子所在的学校办晚

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钢琴。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我不弹了,不弹

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老师怎么做工

作,儿子()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他们的争执引来了一群好奇的观众,那就是儿子班上的同学。接下来,令

儿子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弹吧,我们

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弹钢琴是最棒的!”

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曲子。演出结束

后,台下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儿子站起身来,一遍又一遍向着鼓励他的

人们鞠躬,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

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后来,他

成了这所学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

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儿子成功的秘诀,他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

特殊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的掌声。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稿中动情地写道:

感谢这些掌声,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但却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

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21

费尽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欢而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为什么说同学们的掌声是“恰到好处”的掌声?()

A.因为掌声是连绵不绝的。

B.因为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C.因为儿子想放弃学钢琴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让他重拾信心。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当别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__________他;当

自己遇到挫折时,我们不应该__________,而是要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

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

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

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

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

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

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

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

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

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

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2/21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

A.整理装束B.练习打枪C.练习冲锋D.练习队列

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

文档评论(0)

33799877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