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苏轼《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石钟山记》

1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思路。

2.明确苏轼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3.感受苏轼的质疑精神和求实精神。

(目标对点:单元导语中有提及本单元学习的两点:其一是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把握文意,其二是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另外在本文的学习提示中也有提及“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性质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因此在课堂上,按照偏向议论文的结构展开,从作者质疑、析疑入手,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再结合课内外的资料,深入去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出游的目的,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

2

学习重难点

明确苏轼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感受苏轼的质疑精神和求实精神。

3

教学过程

导入

1.荀子《正名》中有一句“名定而实辨“,意思是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了。但石钟山似乎是个例外,关于山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2.(补充石钟山简介)“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山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任务一:借前人之名,把握游历之因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段,思考在苏轼之前,前人们是如何解释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苏轼对他们的观点又有怎样的态度和看法?并完成表格。

2.除了表格中的“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其实第一段中的标点符号也能向我们传达作者的态度,是哪两个标点符号?

明确:问号和感叹号。

3.这两个标点符号所在的句子,即表格中的作者依据,齐读这两句话,思考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作者语气和情感。

明确:“!”在句中表示感慨的语气,“?”在句中表示疑问、否定的语气。

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李渤观点的态度更为鲜明和强烈。怀抱着对前人观点的质疑态度,苏轼展开了实地调查。

(活动对点:课堂活动的安排是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梳理文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并安排诵读。落实诵读和关注细节这一学习目标,也可让学生从诵读中再次体会到苏轼对这两个观点的态度,与任务三相呼应。)

任务二:探所观之实,解开心中之疑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去实地探求时,作者有何所见所闻?

明确: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3)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4)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2.在这些所见所闻中,哪些是与石钟山得名相关的?

明确:(1)是石钟山周围阴森恐怖的环境的具体描写。(2)(3)(4)是与石钟山得名相关的。

3.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明确:苏轼所认为的也与郦道元的相同,是水石相搏之说。

(活动对点:《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且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另外,明确苏轼的观点亦是本堂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之一。阅读和分析这段文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石钟山周围的环境有所感知,也可使学生明晰苏轼观点之详细,为任务三进行铺垫。)

任务三:较前人之观,抒发心中之感

1.当苏轼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郦、李两人的观点,他的看法和态度又有何不同?

2.通过这样一次真切的实践调查,苏轼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请学生翻译这句话,并将句式进行转换,陈述道理。

明确: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不亲耳听到,就凭着主观意识去判断有或者没有,这是不可以的。苏轼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活动对点:再次回顾两人的观点,并与苏轼的观点进行比较,表格化的形式更为直观,同时也呼应任务一,由对郦、李二人观点的分析到对郦、李二人观点再次分析,使学生对苏轼整个质疑探究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使学生明确实践带来的认识上的改变。)

任务四:析所得之果,探寻文章之意

1.苏轼大胆质疑,又亲临绝壁观察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节选自课文注释

2.通过课下注释,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结论是部分正确的,此外,另一些材料也能够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补充材料】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

文档评论(0)

高中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