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打一物)灯笼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象征,是喜庆气氛的体现。灯笼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了我们民族太多的喜庆元素。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了解一下作者眼中的灯笼吧!
灯笼作者/吴伯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认识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素养目标
走进作者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散文常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引申出深刻的内涵。代表作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吴伯箫是一位进步作家,以天下为己任。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后来赴延安参加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吴伯箫当时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预习检测字音神龛()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思慕()怅惘()锵然()褪色()幽悄()星阑()裴公()燎原()熙熙然()霍骠姚()kānsòngwòmùmùwǎngqiāngtuìqiǎoliáolánxīyùpéipiào
创作背景字形缀:辍:啜:zhuì点缀chuò辍学chuò啜泣骠:剽:漂:piào骠勇piāo剽窃piào漂亮衔:衍:街:xián官衔yǎn繁衍jiē街道卒:萃:粹:zú马前卒cuì荟萃cuì精粹
整体感知认真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第二部分(1)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需用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2-11)写“我”对灯笼的回忆与联想。第一部分第三部分(12)结尾说“火”,通过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
“灯笼”在课文中起怎样的作用?整体感知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所有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②“灯笼”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分析讨论1.课文以《灯笼》为题,写了哪些与“灯笼”相关的事件?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灯迎祖父上下灯学村口红灯元宵赶灯族姊远嫁纱灯描红想象宫灯挑灯看剑乡村日常生活类、乡村艺术表演类、乡村年节欢庆类、历史文化类3567891011
2.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中有怎样的变化?分析讨论对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深情激情
3.课文中有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讨论内容分类段落相关描述蕴含意义“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1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3“我”挑灯笼迎祖父5乡村日常生活“我”挑灯笼上下学内容分类段落相关描述蕴含意义6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乡村艺术表演
内容分类段落相关描述蕴含意义78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乡村年节欢庆内容分类段落相关描述蕴含意义10、11汉献帝灯下伤感,昔日大将挑灯看剑。“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分析讨论1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颇具历史况味。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5
5.如果舍去最后一段,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分析讨论最后一段是议论,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一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就过于隐晦,文章主旨将趋于含混。
作者从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入手,以“灯笼”做媒介,抒写细微的情感,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写法探究以小见大:文章作品中,通过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