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胃络痛(慢性胃炎)的中医护理查
房记录
科室:
查房内容:慢性胃炎症状的中医护理
查房目的:1、查看护士对慢性胃炎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2、通过查房提高护士专科护理能力
病例汇报:患者:,女,岁,诊断:病例汇报:患者:,女,岁,诊断:慢性胃炎〃
患者缘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腕部胀痛不适,伴纳呆乏力,无恶心
呕吐,无烧心反酸,无腹泻发热,在家自行口服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
显改善,4小时前患者饮食不慎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未呕吐,为
求进一步诊治,2022年7月13日,以“胃络痛〃收入我科,进行中医
专科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77次/分,呼吸:26次/分,血
压:180/10OmmHg,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且口服降压药物控制;〃慢
性胃炎”病史40年,未规律诊治,患者否认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病史及
过敏史,无外伤,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入院诊断:胃络痛肝胃郁热证
西医:1、慢性胃炎
2、高血压病3级(危机)
辅助检查:完善入科相关检查:心电图、B超(肠管积气)、立位腹平片
(腹部肠胀气)、血常规、生化等检查
治疗经过:
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2、暂禁食水
3、西医给予抑酸护胃、止痛、营养能量支持、促进消化,降压改善循环等
治疗
4、中医以疏肝泄热和胃为大法,给予耳针、中药硬膏贴敷、灸法及中药透
药治疗,以和胃止痛并配合给,中药汤剂口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
服,因患者暂禁食水,故暂不予,于7月15日病情好转,停禁食水,进行
口服中药。
护理问题:
1、疼痛:与腹部胀满有关
2、纳呆:与消化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疼痛与纳呆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如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应立即报告医师。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肝胆等
3、遵医嘱艾灸取穴:上腹部及足三里、阳陵泉
4、遵医嘱中药硬膏贴敷治疗:上中院、建里、胃俞、脾俞、膈俞、肝
俞、足三里、阳陵泉
5、中药透药治疗:作用于腹部疏肝清热,理气和胃
6、采用有效措施分散病人注意力,如看电视与他人交谈缓解疼痛
生活方面:
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
凉
饮食方面:
予清以淡易消化饮食,进食疏肝清热理气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萝卜,
菊花,杏仁等,禁食辛辣生冷之品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2、知道患者采
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不良情志
3、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护理讨论分析:
证型:肝胃郁热证
护理诊断依据:1、疼痛:胃脱部胀满疼痛
2、患者平素肝气郁结,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
3、舌苔:舌红苔黄厚腻,为里热之象
4、脉滑:肝胃瘀热之征
护治原则:
生活起居: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保持室
温18~22℃,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2、适量活动
饮食指导: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易消化饮
食;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品。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
山楂、桃仁、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
薯、南瓜等。食疗方:金桔山药粟米粥等。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桅
子、杏仁、意松仁、莲子、菊花等。食疗方:菊花饮
情志调理:稳定情绪,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刺激,避免精神紧张,可转移注
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以利于缓解疼痛
用药:遵医嘱口服中药,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煎服。方取《化肝煎》加
减。其中,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作用;桅子:泻肝胆之火,
清热利湿,从而清肝胆湿热
中医特色技术:
I、耳穴压豆法: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肝胆
脾:主运化,健脾补气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胃:主受纳和消化,主治
胃痛;十二指肠:促消化,缓解腹胀;神门:可镇静安神镇痛的作用;交
感:可对内脏有解痉镇痛的作用;肝胆:清热利胆,疏郁缓急,通络止痛
2、中药硬膏贴敷治疗:具有清热,调理活血止痛的作用。取穴:上中
脱、建里、足三里、阳陵泉及背俞等
3、艾灸:借艾火的温热,艾的行气活血功效,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
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抵御病邪。取穴:上腹部,足三里、阳陵泉穴
位:上中脱,胃俞:胃之募穴具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
利水的作用;脾俞:消食化滞,清湿利水和胃降逆之功;建里:调健脾
胃,消积化滞;肝俞:疏肝利胆,理气;足三里:益气补血,调节胃肠功
能,调胃健脾;阳陵泉:具有清热化湿,疏肝行气的功效;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