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pdf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

试题一: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5.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3分)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

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

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

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①附近,用于临时支撑

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②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

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

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③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参考答案】

①原柱;②新柱;③“假柱”。

6.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

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5题“工程实例”中,太和

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新柱如果没有原位替换原柱,可能会改变建筑原结构的受力和传力方式,影响整体的

稳定性;②太和殿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建造之初工匠们应该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原位替

换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③太和殿的修缮加固追求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节省工料不是

优先考虑的因素。

本题的考查方式和赋分方式都很新颖。其中,第5题需要考生先在理解原文的

基础上筛选、整合关键信息,然后读懂所给新材料方能回答。试题本身改变了传统

的较为固化的题型,将常见的选择题改变为结合原文材料来作答的新型填空题,赋

分方式也由原来的3分改变为现在的每填对一空给1分,从而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

也减少了部分考生不看原文就直接看选项进行答题的弊端。

第6题则需要考生同时结合原文与第五题的工程实例两则材料进行作答,也就

是原文与第5题两则材料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非连续性文本。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全

新的试题类型不仅提供了多个观察的视角,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且打破

了单一完整而封闭的格局,以开放的姿态充分激发考生的阅读潜能,综合考查了学

生理解、分析、概括、推断以及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该题不要求学生作答面面俱

到,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获得

相应的分数。

试题二: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

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

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

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①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

已经被赋予了意义;②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

实有无等,其实已经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

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本试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鼓励

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参考答案给出

的是两种不同的观点,考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便可得分。

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

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从作者流

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

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

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

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

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

类型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