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第1页

临湖中心小学李丹

【内容提要】: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之源——古诗文成为人类精神

上的营养滋补品。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古诗

文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

动听的音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可以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

养,提高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质量。我将试图从五年的教学实践出发,

对舞动在信息技术支点上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一些生动感性的捕捉和方

法上的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文学习;高效教学;整合

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

现代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趋势。语文课程标准在总

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

见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如何让无味的古诗文教

学变得不枯燥呢?信息技术能帮忙做到!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影像、

声音、动画等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要我们把它合理地运用

到古诗词教学中,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可以充分激

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发

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

质量。概括起来,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生古诗文课堂学习的

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自学古诗文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

1、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借助注释,初解诗文。

3、尽情朗读,图文结合,想象情景,体会意境。

4、抓住字眼,体会情感。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第1页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第2页

其义自见)

古诗文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文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不再仅限于个体读、男女生分

读,齐读等固有形式。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音效尝试一些更新颖的

吟诵方式。例如:

1、运用配乐进行师生配合读,这样能激发学生有感情地吟诵。

2、渲染气氛下生读师和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结合视觉画面手舞足蹈法,这一形式动感活泼,适合中低段学

生。

借助信息技术,在诵读这一版块的形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多读

了对古诗词的感悟自然也就更深了。

三、古诗词的学习要借助图片等让学生有画面感(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根据诗句去想象画面,这样能充

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更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

吻合的情境,那形象、直观的效果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

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从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关联学习相应的古诗(所谓举一反三)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古诗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

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

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

利地再现古诗

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运用多媒

体技术进行小学古诗文教学,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

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而且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

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

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利

文档评论(0)

157****84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