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pdfVIP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余桂元

一、课时安排

依据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共70课时。上册用一学

期,有35课时。新教科书实际只编写了22课,每课教学为1课时,共需22课时。其余课

时由各地、各校灵活掌握,包括4节活动课和1节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课,以及讲授乡土史

教材或民族史教材、校本教材等。

二、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

新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即根据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围绕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又适合中学生特

点的主题进行叙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古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连

绵不断、源远流长。自夏朝以来的王朝体系,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某

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古代文明连续发展的轨迹,这是一种国情。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中国古代

历史的发展线索还缺乏了解,不易把握纵向脉络,因此,新教科书采取了以主要朝代的兴衰

更替反映时序的办法,予以弥补。

本册的四个单元,对应了课程标准中的四个主题及其内容标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

的起源”,是以后世发展的眼光来概述原始社会的历史。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前后的

知识,综合性的看问题,又因为侧重于文明的起源问题,其他问题可以少讲或不讲,就在很

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第二个单元“国家的产生或社会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淡化了

学科体系,回避了学术界近年来讨论比较激烈、争议比较大的社会形态的划分问题,同时又

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第三个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而对于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发

展与衰亡、东汉的兴亡等传统教科书必讲的内容,有的用楷体字简略叙述,有的干脆不涉及。

第四个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政权分立是社会分裂

动荡的反映,是消极的,但分裂动荡中又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客观上为民族交往与融合提

供了土壤。从学术的角度看,这四个单元的题目,不一定能完全概括相应历史发展时期的所

有特点,但它肯定注意到了如何适合学生的特点。以第四单元为例,魏晋南北朝还有其他一

些特征,如门阀士族统治等,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但从以前的教学情

况看,像门阀士族制度一类的知识,距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所以,尽管它们重要,在初中

阶段我们还是暂不涉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体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题体。每课书用1课时,以便于教学。课题前设专题

单元。本册书按课程标准分为4个单元,将22课,分属于各个单元。另外还有4节活动课,

分别穿插在有关内容的课后;最后设一个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活动课。

三、每课的基本结构

一般的课,每课课文由10个部分组成,包括导入框、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文献

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

1.导入框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然后提出问

题,导入新课,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

性。

文档评论(0)

LLFF4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