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VIP

法治国家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时法治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

2.明确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科学精神:探寻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理解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

3.法治意识:在理解法治国家内涵的基础上,理解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4.公共参与:坚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明确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难点

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增强法治思维。

教师准备

指导学生阅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查找了解法治国家建设的典型案例和文献资料。精选案例,精心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学生阅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查找了解法治国家建设的典型案例和文献资料。

情景导入

导入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导入二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一道,勾勒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施工表”“路线图”,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驶入“规划引领”快车道。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国宏伟蓝图更加清晰,全面依法治国脚步坚实有力。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法治国家建设。

精彩课堂

总议题:让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子议题一:知内涵,明道理,什么是法治国家

情景材料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同步视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情景材料二2018年3月17日上午,经历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人民领袖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让全面依法治国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情景材料三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有典有则”的民事法律体系,既与强制性律典相衔接,实现了惩恶扬善、定分止争的规范功能,又希望通过养民、保民、教民,建立和谐良善的社会秩序。例如,民法典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总则,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弥补了国外某些民法典“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对于“霸座”“霸铺”甚至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同步视频:民法典推进依法治国)

情景材料四教材第86页“探索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