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发展.docx

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

?

宁暕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下,许多位于城市老城区的历史性商业步行街面临推到重建的命运。然而,城市的“历史印记”也在这样大拆大建的过程中被磨灭。本文以汉正街为例,对历史商业街区的地域性文脉与原真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于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保护城市更新历史文脉原真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0导言: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内部社会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推动的双向激烈演进过程,城市外部空间的扩张和内部空间的重组在同时进行。许多城市内部中心旧城区亟待改造整治,其职能的改变成为城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然过程。

空间上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随着经济发展的冲击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成为许多城市形象工程中的毒瘤,诟病。对于此类历史街区的推倒再建在许多人看来对于城市的形象的提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不少规划者,当地政府误以为将衰败的老街区推倒重建就可以打通城市内部空间发展的脉络,事实上如此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往往缺乏对于文化要素的思考。狭隘的文化保护观使得城市传统文化最具特点最完整的地带消失。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断裂带。笔者希望借由汉正街这条历史街区搬迁的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国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

传统历史街区步入“衰老期”

解放以来,我国的旧城大多都存在底子薄,欠账多的问题,长期以来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雄厚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都步入了其“”衰老期“,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推到重建成为仿古街,风貌旅游街成为了政府,产商解决这类问题最为有利和有效的工具。

城市土地资源匮乏,老城区成为开发重点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对于土地资源与空间的需求急剧增加。迫于土地资源匮乏的压力,许多大城市开始想旧城区寻求发展的空间。尤其是那些衰败了的老城中心区,成为城市再开发的重点。

经济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主导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主导因素。为了迎合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城市更新由“福利型”转为目前的“效益型”,在“经营型城市更新”的导引下,许多中心城区的老商业街区被重新修建成CBD或者商业旅游区,从而达到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空间的融合和全面复兴。

2.汉正街的“前世今生”

汉正街经历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勃兴和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巨大变迁,它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是武汉大市场的一个缩影,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

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是过去500年汉口发展的基准。追溯到明清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并作为汉口水陆交通的“窗口”得名天下。并被誉为“天下第一街”。“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恰当的描述了汉正街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而如今,经历百年风雨的汉正街与明清时期的那条商业古街在形态上早已大相径庭。沿袭了500多年的原生态生活就已经悄然发生变化。2011年,政府下达了汉正街的拆迁计划,而将其调整为長560米,宽30米的汉味仿古街,并以专,精,全,新,游五个字为特色,打造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贸易流通、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商贸旅游区(TBD)。汉正街这座百年老街即将不复存在。

汉正街现状问题分析

追寻汉正街更新改造的根源,不论是她寻土寸金的区位价值,还是那衰败的传统建筑,抑或是拥挤的交通和那密密麻麻的房屋中隐藏的各种安全忧患。汉正街的改造似乎势在必行。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汉正街占地约2.56平方千米,是汉口的核心商业区区域。由于货运线和城市的交通线路的交错,产生了大量的交通流量,使得商业街的交通便利性降低。尤其对于汉口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的交通造成看很大的影响。历经百年汉正街的物质形态已经严重老化,多建于二十世纪初期房屋以家庭为单位兴建多为2层砖木结构,加上每天大量的人流量,加上长期缺少维护,大部分的建筑都长久失修,成为人们眼中的“危房”“诟病”。

4.对于汉正街沉沦的反思

1)城市的“多样性”的遗失。

在一拨拨的大拆大建中,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已经越来越少,家园的氛围也越来越散。如今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历史城市不断发展,更新的结果。城市演进过程中留下的各种历史印记,都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正是这些特质让我们的城市得以彼此区分。简雅各布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isnaturetobigcities)”让我们反思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对于社会文化结构的“多样性”摧毁。

2)传统社会结构的断层。

“对于一个老的社区,由于人们长期交往,使得社区空间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力量”,这就是被舒尔茨称为的“场所精神”。武汉作为九省通衢融汇了各地的社会人文特色。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