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pdf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第1页

i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

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

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

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五、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的原因是: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

有的品种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七、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

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

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

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

八、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

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

即质量优良,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

九、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1、栽培条件2、采收加工3、产地4、贮藏时间5、运输

6、非药用部位超标7、人为搀假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

对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有:药效学、免疫活性、化学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质纹图谱等方法。

目前《中国药典》对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

十、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原则和要求:指定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中药质量标准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要求中药的来源和处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要固定,临床疗效要确定,对有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第1页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第2页

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十一、我国中药资源和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

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

2、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00种

4、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道地药材

生产及野生珍稀或濒危动植物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可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

十二、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从民族药或

民间药寻找新药源。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6、从古本草中寻找

或探索老药新用途7、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六.历代主要本草著作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成书年代著者载药数主要特点

1.《神农本草经》西汉时期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种为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

(《唐本草》)唐代李勣

苏敬850种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4.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746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5.《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中

文档评论(0)

LLFF4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