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综合测试卷)(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2.pdfVIP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综合测试卷)(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图1、图2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图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1月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B.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C.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D.甲、乙两地都位于季风区

2.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A.四川盆地、浙闽丘陵B.渭河平原、成都平原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藏南谷地、江汉平原

3.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河流流向

淮河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同时也是皖北与江淮之间的分界线,而长江则是皖南与

江淮的分界线。图3为淮河、长江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图3

4.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主要是因为()

A.淮河南北植被差异明显B.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

C.淮河源头位于秦岭山脉D.自然地理分异指标显著

5.明清时期,皖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皖北,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运比淮河发达B.山地物产比平原丰富

C.两地气候差异明显D.皖南种植业更发达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右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

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

1

完成第6~7题。

6.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墚”“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7.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

区域。生态敏感脆弱区,是指受污染、开发、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活动干扰,且生态问题突出

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划定依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8~10题。

8.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是()

A.人为划定的,并不封闭的界线B.海岸线、湖岸线

C.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的边界D.自然保护区与城镇、耕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9.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A.目的是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B.是为了防止保护区野生动物外出伤人

C.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D.可促进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10.下列地区中,属于生态敏感脆弱区的是()

A.基本农田保护区B.水土流失严重区

C.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D.水土保持植被区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读图,完成第11~12题。

2

1

文档评论(0)

lian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