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1.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浅谈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医学,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道家文化是传统文化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道家哲学对中医学中中医理论、中医思维的影响以及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

【关键字】道家哲学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消极影响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尤其对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析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道家哲学思想促进了医巫分离

上古及夏商时代,天命在人的思想中是占据首位的,这无疑给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带来消极的影响。直到春秋时代逐渐形成了无神论思想,老子曰:“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他甚至以理论勇气否定神化的天,“故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了对自然界的积极探索,《老子》[1]首章开篇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家理论更设想在天地产生以前,有个无形无声的产生天地万物的实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在老子的思维体系中,作为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的“道”被赋予了物质性,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2]中则提出了“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的“气”一元论思想,正是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入到中医学,才使中医学摆脱了鬼神观念的束缚,也使医学与巫术分离。

2.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1中医基础理论“精、气、神”的形成

“精”、“气”、“神”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术语。《管子·内业篇》[3]云“精也者,气之精也”《心术》下篇也云,“气者,身之充也”,对于神的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4]中提到“人所生者神也……神离则死,……神者生之本也”,从以上的史料来看,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与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从生命运动方面而言,精、气、神就是道,同时它们也是生命的根本。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中医学理论所采用,中医至今认为维持人体生存最根本的物质就是气,神其实就是气,而精则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人在出生前,主要是禀先天之精气,先天之气受之于父母;后天的精气则主要依赖于饮食、运动所得,人在出生后,主要靠后天之气来维持人体的生存发展。因而在中医里面,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三宝”。

2.2中医养生学方面

道家思想讲究清静无为和返璞归真。所谓清静无为,就是指精神上虚无恬恢,无争无夺,无忧无虑。为求达到这个境界,道家又追求返璞归真,即避世和养真两个方面。所谓避世,就是抱着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社会现象。庄子认为,人们应该用满不在乎的态度去对待周围发生的矛盾,“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与世俗处”(天下篇),以求长生。所谓养真,就是调养精神,“专气凝神”,庄子从“无我”的观念出发,以达到“为我”(长生)的效果,就是养真的目的所在。在这种避世养真的思想影响下,《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养生的理论秘方法。

3.为中医思维的形成提供保障

3.1整体思维(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集中地反映了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老子主张万物要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则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医学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生理活动应顺乎自然界,与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保持协调一致。人的活动要顺乎自然这一思想在很多中医典籍里面也可以看到,《黄帝内经》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指人与自然的一体化,还包括人与所生活的社会乃至政治环境的协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4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

4.1使中医思想存在形而上水平,难以指导临床创新

道家讲究的“道”也是“无”,是一种绝对均匀的无差别的物质存在状态,以这种非结构性观念解释自然和万物,更多地关注表象的变化,而不探究表象发生的物质原因。因而使中医学沿着猜测思辨的方向发展,停留在表象观察和直觉领悟的水平,中医治疗方面,也更注重整体功能的调节,而不注重消除具体病原,改善局部病理。纵观中医学发展史(六经辨证-金元四大家思想-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每一次理论创新均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上升为哲学理论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