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如何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记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docx

新闻教育如何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记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新闻教育如何影响和塑造记者

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记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

?

??

?

?

?

?

?

?

?

???

?

?

?

?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产业转型和机构战略,更影响到微观层面的每一个具体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

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媒体从业者由于工作压力大、风险高、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而出现较高的流动率和离职率。[1]而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面对急剧变革的传媒环境,他们的自我定位、角色认同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冲击和影响。基于全新的媒介环境,本文以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准新闻人)为样本做如下观察,这两个群体对记者的角色认同现状究竟如何?哪些要素会影响其对记者角色的认同?新闻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传播教育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研究述评

所谓记者的角色认知,指的是新闻人认为自身应当承担何种规范性角色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各种角色的重要性。[2]

早期关于记者角色认同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一批学者对记者角色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梳理出几项固定的记者角色:咨询发布(disseminator)、解释与调查(interpretive)、批评与监督(adversarial)、鼓吹民意(populistmobilizer)。[3]国内较早的调查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1997年开展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调查”。在此基础上,2003年陈韬文、罗文辉、潘忠党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新闻人员的影响: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比较》,梳理了五种记者角色认知的类型,即咨询发布、解释政府政策、鼓吹民意、文化与娱乐、批评与监督。前两种角色强调新闻从业者中立客观的立场,后三种则重视新闻从业者参与式的角色扮演,通过参与新闻来推动社会进步。[4]

在记者的角色认知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教育体制及新闻专业教育合力发挥作用,塑造了新闻学子和新闻记者对自我及未来职业的认知。在记者角色认同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一直比较关注新闻教育对记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新闻教育对新闻专业学生或从业者的职业态度有重要影响,其中贝德尔(Becker)明确表示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媒体在社会中应当扮演的角色(mediaroles)的看法并非始于入行之后,而是在一开始就受到了他们所受教育的影响。[5]但也有研究显示新闻教育与记者角色认同关联性并不高,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同影响更大。

国内该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调查”,该调查以大陆地区2002名新闻从业者为调查对象,详细地描述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与职业道德现状,但该调查中并未涉及新闻教育对从业人员角色认知的影响。2006年陈昌凤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对比中美新闻教育差异,系统地论述了新闻从业者以及新闻专业受教育者与新闻教育的关系。但当时由于新媒体对整个传媒环境的冲击和改变还并不强烈,整个研究是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展开的。今天,新媒体的冲击不仅完全改变了外部的传媒环境,也改变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

那么,新媒体造成的全新传媒格局和传播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支配了记者的角色认知?尤其是对于那些接受传统新闻教育而身处新媒体时代的从业者而言,他们对记者角色的认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新的传媒环境中以新闻专业学生与新闻从业者的记者角色认同为研究主题,考察新闻教育对记者角色认同的作用,以期为了解和提升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的记者角色认同提供实证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准新闻从业者)。针对新闻从业者这个群体我们选取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西部网、凤凰网陕西频道四家媒体,媒体涵盖纸媒、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不同类型,问卷调查对象限定为在媒体从事全职新闻采写、编辑和制作的人员,不包括技术制作、后勤和行政人员。调查采用传统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77.3%。

新闻专业学生的样本抽取了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所高校的新闻专业在读本科生。四所高校包括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外语类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有985、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也有综合类普通高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共发放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87.5%。

受条件所限,调查并未对陕西地区所有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进行穷尽式抽样,而是采取主观抽样调查,是一种非概率抽样的形式。主观抽样所获得的样本数据,不具有推断总体的特点,但对深入研究问题可提供有用的线索和有意义的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