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新版专家讲座.pptVIP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疗研究所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学试验室简维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页

概述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第三节脏象第四节经络第五节病因第六节病机第七节诊法内容提要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2页

概述一、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建立。2.《难经》扁鹊3.《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基础。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药品学专著。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3页

概述一、发展简史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2.《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刘完素(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补土派张从正(子河)—攻邪派朱震亨(丹溪)—养阴派金元四大家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4页

概述一、发展简史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3.温病理论创建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五、近代和当代(搜集整理时期)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5页

概述二、中医学特点1.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统一人体本身统一人体身心统一人与社会统一2.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论治:又称施治,就是依据辨证结果,确定对应治疗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6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概念含义: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概括早期含义: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阴阳学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两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7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概念事物阴阳属性两类特定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事物阴阳属性是相正确,《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属性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8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概念阴阳属性特征1.阴阳相关性2.阴阳相对性3.阴阳普遍性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9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2.阴阳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0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3.阴阳消长4.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发血虚,血虚引发气虚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1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应用阳表上左外侧腰背背胸六腑心肺手足三阳经阴内下右内侧胸腹腰腹五脏肝脾肾手足三阴经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2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2.概括人体生理功效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应用物质与功效矛盾运动阳气(阳)——促进物质新陈代谢阴精(阴)——功效活动物质基础生命活动基本形式升、出(阳)降、入(阴)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3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3.阐述人体病理改变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应用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4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应用4.用于疾病诊疗5.确立护治标准6.归纳药性7.指导养生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5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应用调整阴阳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6页

五:金木水火土(五材)行:运动改变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改变第二节五行学说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新版第17页

第二节五行学说内容1.五行各自特征木曰

文档评论(0)

188****9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